乳化乳胶基粘合剂 : 粘合剂的一种。采用乳化剂将非水溶性的乳胶微粒分散到水中制成的粘合剂,乳化剂除乳化作用外,还起着保护胶体的作用,使粒子稳定地分散,这种粘合剂称为乳化乳胶粘合剂。乳胶有树脂系分散乳胶和橡胶系乳胶。这样制成的粘合剂除乳胶、乳化剂外,还有增稠剂、增塑剂、填料、消泡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这种粘合剂
乳化剂 : 乳化剂是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组分的混合液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一类化合物。其作用原理是在乳化过程中,分散相以微滴(微米级)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乳化剂降低了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并在微滴表面形成较坚固的薄膜或由于乳化剂给出的电荷而在微滴表面形成双电层,阻止微滴彼此聚集,而保持均匀的乳状
金属簇催化剂 : 三个或更多的金属原子相互成键而构成笼状骨架,骨架内呈空穴状,而骨架外被配位体所包围,这样组成的化合物称原子簇金属化合物,以这种化合物为活性剂而制成的催化剂,称为金属簇催化剂。金属原子可以是同一种金属原子(称为同核),例如十二羰基铑[Rh4(CO)12]为同核金属簇,也可以是不同金属原子成键(称为异核),例如
金属羰基化合物 : 自1890年L、Mond等用镍与一氧化碳合成羰基镍[1]以来,多数金属的羰基化合物已制造出来。金属羰基化合物是以一氧化碳作为配位体,与金属中心原子结合的配位化合物的总称。分子结构有单核及多核之分。多核羰基化合物是原子簇金属化合物之一种。构成金属羰基化合物的金属大多处于周期系的第VB、ⅥB、ⅦB、Ⅷ族
金属减活剂 : 可以降低其他物质活性作用的物质称为减活剂或纯化剂。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在烃类自动氧化中起着催化的作用。金属减活剂就是使这些活性的金属离子不再具有活性而加入的一种功能性物质。这种作用的机理,可用N,N′-二邻羟基苯亚甲基-1,2-二氨基丙烷[1]表示。即[1]与Cu2+络合后,使铜失去活性。金属减活剂中,通常
金属粘合剂 : 以金属为对象的粘合剂。可分为结构用粘合剂与非结构用粘合剂。从材料本身的应用来看,以结构粘合剂为主。必须具有耐久性、耐热性、耐水性、耐药剂性。在选择粘合剂时还应考虑金属表面性质,它和粘合剂界面的粘附性、粘合剂本身的内聚力、二者的弹性系数、热膨胀系数、载荷时的应力分布、粘合度下降的影响等各种
金属粉末涂料 : 系由各种金属制成粉末作为颜料使用,其特点是涂膜有金属样的效果,不被水或有害气体侵蚀,还可隔断紫外线及红外线,防止涂膜分解。常用者有铝粉、铜粉、锌粉、金粉(青铜粉)、不锈钢粉等。铝粉俗称银粉,有银色光泽。是将金属铝采用不同的方法制成细小的鳞片状。又分为漂浮型及非漂浮型,前者铝粉在涂膜表面平行排
1:1金属配位染料 : 又称酸性配位染料。中心金属原子与染料母体按摩尔比1∶1所形成的染料,即一个中心金属原子只配位一个染料母体(不包括甲替染料)。中心金属原子带有三价正电荷,其中两个与染料母体的两个邻位羟基形成共价键,又因偶氮基为供电子基团,与中心原子剩下的一个价电子形成配位键,中心金属原子成为带一个正电荷的离
1:2金属配位染料 : 中心金属原子与染料母体按摩尔比为1:2所形成的染料,即一个中心金属原子配合两个染料母体所形成的染料。是一种阴离子染料。染料母体与中心金属原子紧密地联系在配位体的内界,形成螯合型配位化合物。因为中心金属原子带有三价正电荷,当其与染料母体的四个羟基配位后,成为带一价负电荷的配位离子,此负电荷配
金属离子指示剂 : 又称配合指示剂。判断金属离子是否存在的一种指示剂。是络合滴定分析中所用的指示剂。这种指示剂可以和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呈现与原来不同的颜色。例如采用酸性媒介黑T为指示剂滴定钙离子时,与钙离子形成络合物[1]而成蓝色。但如果利用形成络合物能力更强的氨羧络合剂来夺取钙离子时,可将原来的指示剂重
对映异构 : 亦称“旋光异构”、“光学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类型。指化合物分子由于没有对称因素 (允许有对称轴),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这些异构体之间互呈实物与镜像的关系,相似而不能叠合,彼此互为“对映体”,故名。主要有三种类型:(1)含有手性原子的化合物产生的对映异构。例如丙氨酸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可以有一对对
对称因素 : 进行对称操作所凭藉的面、线及点等几何要素。通常把它们分称为对称面、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等。就单个分子论,假如通过一个平面可以把它分成两半,相互间具有实物与镜像的关系,该平面即为这一分子的对称面,一般用“σ”表示,如顺-1,3-二甲基环丁烷具有对称面(图1);假如分子中有一条直线,当分子以它为轴旋转2π/n或其
对峙反应 : 亦称“可逆反应”。指正方向和逆方向同时以明显速度进行的反应。实际上,除了有些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以致逆反应可忽略不计外,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可逆的,所以在一般的对峙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中必须计及逆反应的速度。以正、逆反应均为一级的反应为例,如AB,在任意时间t,正方向速度为r=k1cA,逆方向速度为r′=k1′cB,
对苯二酚 : 亦称“氢醌”。*苯二酚的一种异构体。分子式C6H6O2。分子量110.11。白色晶体。熔点170~171℃。沸点285~287℃。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苯。苯二酚的三种异构体中还原性最强的一种。水溶液在空气中因氧化而呈褐色,在碱溶液中更易被氧化。遇三氯化铁水溶液呈绿色。可以苯胺为原料,经氧化、水解成对苯醌,
对应状态 : 两种物质的对比温度Tr和对比压力Pr分别相等时所处的状态。实验发现:在对应状态下,大多数物质与分子间力有关的*对比性质都具有大致相等的数值,此即“对应状态定律”。最早应用于推算气体的压缩因子z,即在对应状态下许多气体的对比压缩因子大致相等。应用时常把z表示为Pr和Tr的函数或作成图表。对于分子极性很强或
对二甲苯 : 化学式C6H4(CH3)2。分子量106.17。无色单斜晶体或液体。密度0.861。熔点13℃。沸点138℃。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是*二甲苯中最重要的一种异构体。由工业二甲苯经冷冻结晶分离法或分子筛吸附法分离而得,亦可用甲苯经歧化、异构化处理制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酯(涤纶),亦用于合
对比性质 : 物质的某种性质与其相应的临界性质之比。例如,对比温度(Tr)等于物质的热力学温度(T)与它的临界温度(Tc,也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之比,Tr=T/Tc;对比压力(Pr)等于压力P与临界压力Pc之比,Pr=P/Pc;对比体积(Vr)为单位质量物质的体积V与其临界体积Vc之比,Vr=V/Vc。其他如压缩因子、粘度、导热系数和比热等也各有其相应
对位红 : 一种显色颜料。分子式C16H11N3O3。分子量293.28。暗红色固体,在120℃以上变暗色。熔点256℃。难溶于水,微溶于热甲苯及热乙醇,溶于热氢氧化钠水溶液(10%),通常由对硝基苯胺经重氮化后,在冰浴中与β-萘酚反应制得。用于制油漆、墨水等,亦用于印刷及染制皮革。一度曾代替天然的茜素。
加特曼-科赫芳醛合成法 : 芳香族化合物(芳烃为主)和CO-HCl混合气在路易斯酸(AlCl3、Cu2Cl2或TiCl4等)催化剂存在下,在乙醚或硝基苯中,常压或加压条件下起亲核取代,引入醛基(甲酰化)生成芳醛的合成法。反应历程:例如:本法产率一般不高,应用范围不广。为克服上述缺点,以HCN-HCl混合物代替CO-HCl在AlCl3或ZnCl2存在下反应,使上
对硫磷 : 亦称“一六○五”。学名“O,O-二乙基-O-对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分子式C10H14NO5PS。分子量291.26。淡黄色液体。略具韭菜臭味。比重1.26(25℃)。沸点375℃(分解)。折光率1.5370(25℃)。易溶于醇、酯、醚、酮、芳烃,不溶于水、石油醚、煤油及一般的杀虫喷雾油,与浓硫酸能完全混合。在中性、弱酸性介质中或在常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