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胺
    苯胺

    苯胺 : 又称氨基苯、苯基胺。自然界存在于靛蓝及煤焦油中。1826年O. Unverdorben首次得到。无色或浅黄色油状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随水蒸气一起挥发。在空气中或光照下颜色加深。相对分子质量93.13。相对密度1.0217。熔点-6.3℃。沸点184.4℃、102℃(6.67×103Pa)、92℃(4.40×103Pa)、68.3℃(1.33×103Pa)。闪点7

    0
  • 苯氧基烷基酸
    苯氧基烷基酸

    苯氧基烷基酸 : 农药用苯氧基烷基酸的代表性产品为苯氧基乙酸,特别是2,4-D(2,4-二氯苯氧基乙酸)[1]。2,4-D作为有机合成除草剂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发成功的。1942年美国Zimmerman发现2,4-D具有植物激素作用,提高其浓度对阔叶杂草具有选择性除草效果。从此,一系列类似化合物得到发展,并使MCP(2-甲基-4-氯,苯氧基乙酸)为主

    0
  • 苯氧基乙酸
    苯氧基乙酸

    苯氧基乙酸 : 又称O-苯基乙醇酸。从水中析出者为白色至浅黄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152.15。熔点98℃。沸点285℃(分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乙酸。用途: 本品可用作农药(除草剂)、医药(青霉素V)的原料;染料及有机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测钍)。制法: 以苯酚和氯乙酸为原料,在碱性溶液中缩合,生成钠盐,最

    0
  • 苯肼
    苯肼

    苯肼 : 又称联氨基苯。无色至浅黄色油状液体,或浅黄色单斜晶系棱柱状或片状结晶。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相对分子质量108.15。相对密度1.0986。熔点19.8℃。沸点243.5℃(分解)、173.5℃(13.332×103Pa)、148.2℃(5.333×103Pa)、131~132℃(2.666×103Pa)、122℃(1.600×103Pa)、115.8℃(1.333×103Pa)、101.6℃(0.667×103Pa

    0
  • 苯佐卡因
    苯佐卡因

    苯佐卡因 : 又称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西奈西辛。从水中析出者为无色或白色斜方晶系针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从乙醚中析出者为正方形晶体。无嗅。有苦味。相对分子质量165.19。熔点92℃。沸点310℃、183~184℃(1.87×103Pa)。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也溶于杏仁油、橄榄油和稀酸。在空气中稳定。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0
  • 苯并噻唑
    苯并噻唑

    苯并噻唑 : 又称间氮杂硫茚、1,3-硫氮杂茚。黄色液体。有类似喹啉气味。能随水蒸气挥发。相对分子质量135.19。相对密度1.2460。熔点2℃。沸点231℃、131℃(4.53×103Pa)。折射率1.6379。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乙醚、丙酮和苯。本品有毒,引起皮肤过敏,一旦溃疡,难以治愈。小鼠静脉注射LD5098mg/kg。用途: 香料,是我

    0
  • 苯并噁唑型荧光增白剂
    苯并噁唑型荧光增白剂

    苯并噁唑型荧光增白剂 : 苯并噁唑系化合物可以发出荧光这一事实早为人们所知,但用其作为荧光增白剂却始于1955年(瑞士Ciba公司生产出Uvitex ERN [1])。苯并噁唑型荧光增白剂是5大类荧光增白剂之一。本类荧光增白剂可用于涤纶、锦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1]对聚酯纤维的增白性能优异,且具有耐光性。在[1]的基础

    0
  • 苯并咪唑
    苯并咪唑

    苯并咪唑 : 又称间(二)氮茚、Benzogly oxaline。从水中析出者为斜方晶系无色或白色双锥体片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118.14。熔点170.5℃。沸点大于360℃。不溶于苯、乙醚和石油醚,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热水、稀盐酸、稀碱的水溶液和热二甲苯。本品兼具碱性及假酸性。化学稳定性高,能耐大多数酸及氧化剂。加氢时苯环只能被饱和

    0
  • 苯并呋喃
    苯并呋喃

    苯并呋喃 : 又称氧茚、香豆酮、古马隆。1882年首次制得。自然界存在于煤焦油及松香脂中。无色油状液体。有芳香气。相对分子质量118.14。相对密度1.0913(25℃)。熔点-28.7℃。沸点174℃、62~63℃(2.00×103Pa)。闪点56℃。折射率1.5689(16.5℃)。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苯,与石油醚混溶。随水蒸气挥发。在放置过程中能

    0
  • 苯并三唑类
    苯并三唑类

    苯并三唑类 : a∶2′—OH,5′—CH3b∶2′—OH,3′—C(CH3)3,5′—CH3,5—Clc∶2′—OH,4′—OC8H17d∶2′—OH,3′—C(CH3)3,5′—C(CH3)3,5— Cle∶2′—OH,4′,6′—C5H11本类为光稳定剂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吸收波长为280~385nm,几乎不吸收可见光。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挥发性小。广泛用于聚烯烃、聚氯乙烯、丙

    0
  • 苯达松
    苯达松

    苯达松 : 又有百草克、噻草平、灭草松、3-异丙基-1(H)-2,1,3-苯并噻二嗪-4-酮-2,2-二氧化物。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对分子质量240.28。熔点137~139℃。蒸气压1.33×10-5Pa(20℃)。20℃时的溶解度(g/100g):水0.05、丙酮150.7、乙醇86.1、氯仿18、苯3.3。大鼠经口LD501100mg/kg。用途: 1966年德国研制成功,1968年登记的广谱性除

    0
  • 苯代三聚氰二胺
    苯代三聚氰二胺

    苯代三聚氰二胺 : 又称苯鸟粪胺、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从乙醇中析出者为白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相对分子质量187.21。相对密度1.40(25℃)。熔点226~227℃。25℃下的溶解度(g/100g):水0、苯0.04、二氯甲烷0.08、乙醚0.2、乙酸丁酯0.7、甲醇1.4、丙酮1.8、四氢呋喃8.8、二甲基甲酰胺12.0、甲基溶纤剂

    0
  • 苯代三聚氰胺甲醛
    苯代三聚氰胺甲醛

    苯代三聚氰胺甲醛 : 系在三聚氰胺上引入苯环,然后与甲醛缩合而制得者。相对分子质量201.20。本品系白色粉末。熔点224~228℃。耐碱性较N-苯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略差。由甲苯与氨在钒-铬催化剂作用下,于400~600℃下进行氧化,生成苯基氰[2],再与双氰胺在丁醇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苯代三聚氰胺[3],最后与甲醛缩合,而制得[1]

    0
  • 1,2,4,5-苯四甲酸二酐
    1,2,4,5-苯四甲酸二酐

    1,2,4,5-苯四甲酸二酐 : 又称均苯四酸二酐,简称PMDA。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性粉末。相对分子质量218.12。相对密度1.680。熔点284~286℃。沸点397~400℃、305~310℃(4.00×103Pa)。蒸气压8.42×103Pa(290℃)、4.41×104Pa(350℃)。不溶于氯仿、苯、正己烷、乙醚和挥发性油,溶于丙酮、甲乙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

    0
  • 苯甲醛甘油缩醛
    苯甲醛甘油缩醛

    苯甲醛甘油缩醛 : 又称2-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5-醇。有两种异构体,丙三醇与苯甲醛在1、2位缩合,称为1,2-苯甲醛甘油缩醛[1],丙三醇与苯甲醛在1、3位缩合,称为1,3-苯甲醛甘油缩醛[2]。相对分子质量180.20。[1]为无色蜡状固体。有香气。相对密度1.200。熔点63.5~64.5℃(顺式体)、83~84℃(反式体)。沸点185℃(2.666×103Pa)

    0
  • 苯甲醚
    苯甲醚

    苯甲醚 : 又称大茴香醚、甲氧基苯、甲基苯基醚。天然存在于龙蒿精油中。无色液体。具有大茴样的香气。有甜味。相对分子质量108.14。相对密度0.99(20/4℃)、0.9893(25/4℃)。熔点-37.8℃。沸点155℃。闪点51.7℃。折射率1.5179。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易溶于苯。与甲醛缩合生成粘稠油状物或树脂状物。刺激眼睛和粘

    0
  • 苯甲醛-2-磺酸钠
    苯甲醛-2-磺酸钠

    苯甲醛-2-磺酸钠 : 又称2-甲酰基苯磺酸钠。浅黄色固体。有特殊气味。相对分子质量208.17。熔点300℃。难溶于苯、甲苯,可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水。雄大鼠经口LD505012mg/kg。用途: 用作色素中间体,生产蓝色1号(即酸性蓝9),用于食品及织物的染色;水溶液可用作马桶(便器)的洗涤;圆珠笔芯的颜料;用作荧光增白剂的原料;作为光亮

    0
  • 苯甲酸酐
    苯甲酸酐

    苯甲酸酐 : 又称苯酸酐。从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中析出者为无色至白色正交晶系双锥棱柱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226.24。相对密度1.1989(15℃)。熔点42~43℃。沸点360℃、299.1℃(2.67×104Pa)、2527(8.00×103Pa)、239.8℃(5.33×103Pa)、218℃(2.67×103Pa)、198℃(1.33×103Pa)、180℃(6.67×102Pa)、143.8℃(1.33×102Pa)

    0
  • 苯甲醛
    苯甲醛

    苯甲醛 : 又称苯基甲醛、苦杏仁油。天然品存在于苦杏仁油、杏仁油、桃仁油、桂皮油、玉树油、白兰花和风信子等精油中。Vogel等1818年从苦杏仁中发现。无色或浅黄色油状透明液体。有苦杏仁气味。相对分子质量106.12。相对密度1.0415(15℃)。熔点-26℃。凝固点-56℃。沸点178.5℃、62℃(1.333×103Pa)。折射率1.5463。闪点73.

    0
  • 苯甲醇
    苯甲醇

    苯甲醇 : 又称苄醇α-羟基甲苯。自然界以酯类或游离醇存在于茉莉油、依兰依兰油、月下香油等中。1882年由W(o|¨)hler等首先合成。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芳香气味及强烈的烧焦味。相对分子质量108.14。相对密度1.0454、1.0441(25/25℃)。熔点-15.3℃。沸点205.35℃、189℃(6.67×104Pa)、183.0℃(5.33×104Pa)、160℃(2.67

    1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