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氰合金(Ⅲ)酸钾
    四氰合金(Ⅲ)酸钾

    四氰合金(Ⅲ)酸钾 : 又名“金氰化钾”。化学式KAu(CN)4·11/2H2O。分子量367.16。无色片状晶体。溶于冷水、乙醇,易溶于热水。加热至200℃时脱水,继续升温则分解为氰气和亚金氰化钾K[Au(CN)2]。由氯化金溶液与氰化钾反应后浓缩而得。

    0
  • 四氯化二硼
    四氯化二硼

    四氯化二硼 : 化学式B2Cl4。分子量163.47。液体。比重1.50。熔点-92.6℃。沸点约55℃。在空气中着火。室温时缓慢分解。遇水分解放出氢气。有二种结构:(a) 非遮蔽结构(b) 平面结构气态、液态中为(a)结构,固态中则为(b)结构。将气态三氯化硼通过放电的汞电极而得。

    0
  • 四溴双酚A
    四溴双酚A

    四溴双酚A : 分子式C15H12O2Br4。分子量543.88。白色结晶。熔点177~178℃。难溶于水,溶于70%乙醇中。可用70~80%醋酸重结晶。将*双酚A在冰醋酸中,于10~20℃进行溴化反应而得,也可由双酚A在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溴化制得:反应中副生的HBr与乙醇进一步反应生成溴乙烷:HBr+C2H5OH→C2H5Br+H2O和过量环氧氯丙烷的甲醇(乙醇、甲乙

    0
  • 四氰合汞酸钾
    四氰合汞酸钾

    四氰合汞酸钾 : 化学式K2Hg(CN)4。分子量382.86。无色晶体。有毒!比重2.42。溶于水和乙醇。由氰化汞溶液与适量氰化钾作用而得。用于制镜。

    0
  • 四硫化四砷
    四硫化四砷

    四硫化四砷 : 化学式As4S4。分子量427.93。有两种变体。α-型为深红色有光泽单斜晶体,比重3.506,转型温度267℃。β-型为黑色晶体,熔点307℃,沸点565℃。高温时着火。不溶于水,溶于碱,可被硝酸分解。极微溶于热二硫化碳和苯中。天然产物称“雄黄”。将等摩尔的元素砷与硫在氮气氛中熔融或由三氧化二砷与硫代硫酸钠共融而得。

    0
  • 四氰基乙烯
    四氰基乙烯

    四氰基乙烯 : 最简单的烯属氰碳化合物。分子式C6N4。分子量128.09。无色结晶。有毒! 熔点198~200℃。沸点223℃。约于120℃升华。对热稳定。遇空气中水分,分解并释放出剧毒氰化氢气体。一种强π酸,可与芳香族化合物生成可吸收可见光或近可见光的分子化合物。化学性质活泼,可进行加成、取代等反应:可由二溴丙二腈以铜粉脱溴

    0
  • 四氮化四硫
    四氮化四硫

    四氮化四硫 : 化学式S4N4。分子量184.27。橘红色针状物。比重2.22(15℃)。179℃升华,继续升温,能突然燃烧和爆炸。溶于苯、二硫化碳、氯仿,微溶于乙醇、乙醚。被水分解。由一氯化硫(S2Cl2)与氨作用而得。

    0
  • 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 亦称“磁性氧化铁”。化学式Fe3O4。分子量231.54。黑色立方晶体或红黑色无定形粉末。比重5.18。熔点1,538℃(分解)。溶于酸,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空气中灼烧时转变为三氧化二铁。有强磁性,具磁极的即天然磁石,灼热(约500℃)后磁性消失,冷却后磁性复原。在自然界中以磁铁矿形式存在,是冶炼铁和钢的原料。由

    0
  • 四氧化三锰
    四氧化三锰

    四氧化三锰 : 化学式Mn3O4。分子量228.81。黑色结晶。比重4.856。熔点1,564℃。不溶于水。在常温及加热条件下对空气稳定。在氢气或一氧化碳中加热至高温生成一氧化锰。在氧气中加热生成二氧化锰。高温下碳可使它还原为锰。与盐酸共热可放出氯气并生成二氯化锰。由三氧化二锰在大于940℃加热制得。定量分析中可使锰以二氧化

    0
  • 四氧化三铅
    四氧化三铅

    四氧化三铅 : 亦称“红丹”、“铅丹”。化学式Pb3O4。分子量685.60。有毒!橙红色粉末。比重9.1。500℃分解成一氧化铅和氧气。不溶于水而溶于热碱溶液和过量的冰醋酸中。有氧化性,溶于盐酸放出氯气,溶于硫酸则放出氧气。将一氧化铅粉末在空气中加热至450~500℃氧化而得。用于制钢铁的防锈漆,也用作蓄电池、玻璃等的原料。

    0
  • 四氧化三钴
    四氧化三钴

    四氧化三钴 : 化学式Co3O4。分子量240.80。黑色立方晶体。比重6.07。在空气中加热至900~950℃时转化为一氧化钴。溶于浓硫酸和熔融氢氧化钠,不溶于水,难溶于盐酸、硝酸和王水。在低温时能吸收氧,但晶体结构不发生变化。有吸湿性。易被碳、一氧化碳或氢气还原成金属钴。由碳酸钴或硝酸钴(或一氧化钴)在700℃加热而得。用于制

    0
  • 四氟硼酸钠
    四氟硼酸钠

    四氟硼酸钠 : 化学式NaBF4。分子量109.79。白色棱状结晶或粉末。味微酸。比重2.47。熔点384℃(微分解)。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微溶于醇。加热缓慢分解。绝对干燥时不侵蚀玻璃。由硼酸、氢氟酸与碳酸钠作用而得。用作氟化剂。

    0
  • 四氟硼酸钾
    四氟硼酸钾

    四氟硼酸钾 : 化学式KBF4。分子量125.91。无色斜方双锥或立方晶体。比重2.498。350℃分解。溶于水,不溶于冷乙醇,微溶于热乙醇。其水溶液刚配制时呈中性,但在放置、稀释或加热时变成酸性。可被强酸分解,生成三氟化硼。将氟硼酸用氢氧化钾中和而得。主要用作助熔剂。

    0
  • 四氧化二铋
    四氧化二铋

    四氧化二铋 : 化学式Bi2O4·2H2O。分子量517.99。黄棕色粉末。比重5.6。不溶于水,但能被水慢慢分解。溶于热的矿酸同时分解。110℃时脱去一分子结晶水,180℃脱去二.分子结晶水。无水物熔点305℃。将三氧化二铋进一步氧化而得。用作金属挤压的润滑剂。

    0
  • 四极质谱计
    四极质谱计

    四极质谱计 : 质谱仪之一。采用一独特的四根短而平行、围绕离子束对称排列的金属棒组成质量分析器,相对的两棒互相连接,一对(x方向)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接,另一对(y方向)接在负极上。此外,在两对电极上再加一射频交流电压。四根金属棒之间形成一振荡双曲线等电位面,只有具有一定质-荷比的粒子才能以有限的振幅沿z方向前进,穿

    0
  • 四苯基二䏲
    四苯基二䏲

    四苯基二䏲 : 化学式(C6H5)2SbSb(C6H5)2。分子量551.92。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21~122℃。对空气敏感,与氧结合形成过氧化物(C6H5)2SbO·OSb(C6H5)2。由二苯基碘化锑被次磷酸钠还原而得。

    0
  • 四甲基二䏲
    四甲基二䏲

    四甲基二䏲 : 化学式(CH3)2SbSb(CH3)2。分子量303.64。淡黄色液体。熔点17℃。-180℃时为淡黄色固体,随着温度升高颜色逐渐变深,直到17℃呈亮红色,一旦熔融则转变成淡黄色液体。溶于苯。与氯化氢或三氯化硼作用时,生成二甲基氯化锑。由二甲基溴化锑在液氨中被金属钠还原而得。

    0
  • 四乙氧基钒
    四乙氧基钒

    四乙氧基钒 : 亦称“乙基钒酸酯”。化学式V(OC2H5)4。分子量231.19。暗红棕色固体。挥发度和乙基氧化钛(见*烃氧化钛)相似。由四氯化钒和乙醇钠作用或由四(二乙胺)合钒经乙醇分解而得。用作聚合催化剂。

    0
  • 四羰基镍
    四羰基镍

    四羰基镍 : 化学式Ni(CO)4。分子量170.73。无色液体。极毒!易挥发。比重1.318(17℃)。熔点-25℃。沸点43℃。在空气中氧化。受热分解,约于60℃爆炸。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氯仿、丙酮、四氯化碳。由纯一氧化碳在常压或加压下与镍粉作用而得,或由碱性镍盐溶液在还原剂 (如连二亚硫酸钠)存在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得。用于制备

    0
  • 四丁氧基锆
    四丁氧基锆

    四丁氧基锆 : 化学式Zr(OC4H9)4。分子量383.68。白色固体。易水解。能和醇、酸、β-二酮反应,生成OR基部分或全部取代的化合物。由四氯化锆与丁醇作用而制得。用作缩聚催化剂和交联剂。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