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苯 : 分子式C8H10。分子量106.17。无色易燃有芳香味液体。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刺激性,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误食、皮肤接触、吸入均会引起中毒。比重0.866(25/25℃)。沸点136.25℃。冰点-95.01℃。折光率1.4932。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苯、四氯化碳、乙醚互溶。工业上由苯与乙烯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经*傅特尔-克拉符兹反
一氧化二氮 : 亦称“氧化亚氮”。化学式N2O。分子量44.01。无色气体,有甜味,吸入少量能引起笑,故俗称“笑气”。比重1.52(气体,空气=1)、1.22(液体,-89℃)。熔点-90.8℃。沸点-88.5℃。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浓硫酸。300℃以上开始解离成氮和氧,为强氧化剂,可氧化有机物。由硝酸铵热分解制得。曾用作麻醉剂。
一氧化二氯 : 化学式Cl2O。分子量86.91。黄红色刺激性气体或红棕色液体。比重3.02(22℃,空气=1)。熔点-120.6℃。沸点2.2℃。溶于水同时生成次氯酸,并溶于四氯化碳。室温时逐渐分解。具强氧化性。加热或与有机物接触会爆炸。由氯与黄色氧化汞作用而得。一般以液态或固态形式保存于-80℃以下。用作氯化剂。
一氯一羰基双(三苯基膦)合铑 : 化学式[(C6H5)3P]2Rh(CO)Cl。分子量690.95。亮黄色晶体。熔点195~197℃。微溶于乙醚、脂肪烃,稍溶于苯、四氯化碳,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与氯或碘反应加合一个卤素分子生成[(C6H5)3P]2RhCOX2Cl(X=Cl或I)。由二氯二羰基二铑与三苯基膦在苯中反应制得。用作甲醇和一氧化碳合成醋酸的催化剂等。
一氯化溴 : 化学式BrCl。分子量115.36。红黄色流动性液体或气体。极毒!有刺激性。溶于水(分解)、二硫化碳、乙醚。熔点约-66℃。沸点约5℃。10℃时分解,释放氯气。为强氧化剂,与可燃物质激烈反应。由氯与溴的混合物经低温分馏而得。用作工业消毒剂。
一溴化碘 : 化学式IBr。分子量206.81。黑灰色晶体或块状物。蒸气腐蚀眼膜等。比重4.416。熔点42℃。沸点116℃(分解)。溶于水(分解)、醇、醚、二硫化碳及冰醋酸等。由溴与碘相互作用而得。应贮存于棕色瓶中。用于有机合成。
一水硬铝石 : 又称“硬水铝矿”。化学成分AlO(OH),常含微量铁、锰等。斜方晶系。通常成细鳞片状集合体或结核状块体,极少呈薄板状。硬度6~7。比重3.3~3.5。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白色、灰色、黄褐或黑褐色。性脆。解理平行,板面完全。主要形成于外生作用,广泛分布于铝土矿矿床中。山东淄博地区的“一水型”铝土矿矿
一氯化碘 : 化学式ICl。分子量162.36。深红色晶体或红棕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晶体有两种异构体。α型,稳定,深红色针状晶体,比重3.1822(0℃),熔点27.2℃。β型,不稳定,棕红色片状晶体,比重3.66(0℃),熔点13.9℃。液体比重3.24(34℃)。沸点97.4℃。溶于水(分解)、醇、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醋酸、稀盐酸等。不吸湿,
一氯化硫 : 、化学式S2Cl2。分子量135.03。黄红色油状发烟液体。有刺激性臭味。蒸气有腐蚀性,刺激眼、鼻、喉。比重1.678。熔点-80℃。沸点135.6℃。折光率1.666(14℃)。溶于醇、醚、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乙酸戊酯和油类等中。遇水分解,产生硫黄、硫化氢、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易溶解硫黄,室温时最高可达67%。将氯通入
一氧化碳 : 化学式CO。碳的不完全氧化的产物。分子量28.01。无色无臭气体。极毒!比重0.96716(空气=1.0)。熔点-199℃。沸点-191.5℃。不易液化和固化。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酸乙酯、醋酸。室温时稳定,400~700℃或稍低温度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碳和二氧化碳。易燃,在空气中呈蓝色火焰。在高温下为极
一氧化锰 : 化学式MnO。分子量70.94。绿色晶体。比重5.43~5.46。熔点1,650℃。不溶于水、有机溶剂,溶于酸和氯化铵。空气中加热生成Mn3O4。由氢气热还原处理二氧化锰或碳酸锰在隔绝空气时高温热分解制得。用于医药、印染、分析化学、催化法制取丙烯醇及制陶瓷、彩色玻璃等。
一氧化锡 : 化学式SnO。分子量134.69。棕黑色粉末或蓝黑色晶体。比重6.446。熔点1,080℃(79.993千帕,分解)。不溶于水、乙醇,溶于酸和浓的强碱溶液。在空气中不稳定,加热燃烧,氧化成二氧化锡。由草酸锡(SnC2O4)或氢氧化亚锡在二氧化碳气流中加热分解而得。用作还原剂和用来制取亚锡盐。
一氧化硅 : 化学式SiO。分子量44.08。白色晶体。比重2.13。硬度与硅相似。熔点高于1,702℃。沸点1,880℃。不溶于水,溶于浓碱液。在空气中表面易氧化生成二氧化硅保护膜。300~400℃时与卤素反应。由细碎的二氧化硅与单质硅的粉末在1,400℃以上的高真空中反应后升华而得。用于光学玻璃和电子工业。
一氧化氮 : 化学式NO。分子量30.01。无色气体、深蓝色液体或蓝白色固体。与氢气一起加热时才会燃烧。分子中存在孤对电子,故呈现顺磁性。比重1.04(气体,空气=1)、1.269(液体,-150.2℃)。熔点-163.6℃。沸点-151.8℃。稍溶于水、乙醇、硫酸,溶于二硫化碳。在空气中立即与氧化合而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能与某些金属盐结合,例如
一氧化钯 : 化学式PdO。分子量122.42。黑绿色粉末。比重8.70。高温时分解。不溶于包括王水在内的任何酸。水合物(PdO·nH2O)棕色,n的数值不定,可溶于酸,酸溶性随n的减小而降低。由钯在氧气中加热或由氯化钯与硝酸钠在600℃共熔而得。其水合物由硝酸钯(Ⅱ)水解而得。在有机合成的氢还原反应中用作催化剂。
一氟化氯 : 化学式ClF。分子量54.45。无色气体,液态时呈微黄色。对皮肤、眼睛等有强腐蚀性。比重1.62(液体,-100℃)。熔点-155.6℃。沸点-100.8℃。临界温度-14℃。化学性质极为活泼,与水剧烈反应。接触有机物会突然燃烧。可立即毁坏玻璃。有湿气同存时会很快侵蚀石英。由氯与氟在400℃时作用而得。
一氧化钛 : 化学式TiO。分子量63.88。黄黑色粉末。比重4.93。熔点1,750℃。沸点大于3,000℃。不溶于水、硝酸,溶于硫酸,溶于稀盐酸部分氧化成三价钛离子并产生氢气。化学性质不太稳定。由二氧化钛在碳电炉中加热,或用锌、镁、氢等还原剂还原制得。用于制钛酸盐半导体。
一甲胺 : 化学式CH3NH2。分子量31.06。存在于动植物中。无色易燃气体。有似鱼腥臭气味。对皮肤、眼睛、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比重0.699(-10.5/4℃)。熔点-93.5℃。沸点-6.3℃。极易溶于水、乙醚,易溶于苯,溶于乙醇。呈强碱性,离解常数K=4.42×10-4。易液化。能与酸成盐。其盐酸盐为易吸湿结晶,熔点227~228℃,溶于水、乙醇,不
一级反应 : 指*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的化学反应。例如,分解反应、分子重排反应、蔗糖水解反应等,此外一些单分子的基元反应,如放射性元素蜕变等,根据质量作用定律亦应属之。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r=k1CA或。反应速度常数,此式表明,不论反应物浓度CA为何值,单位时间内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与其浓度之比恒等于k1,且k1的
一级相变 : 亦称“正常相变”。各相的化学位相等,但化学位的一级偏微商不全相等的相平衡。例如, 纯物质,-S,因此Sα≠Sβ,两相的熵不等,由于Sβ-Sα=(Hβ-Hα)/T,因此Hα≠Hβ,说明两相的焓不等,即相变热不等于零(Hβ-Hα=⊿H, 即相变热)。 又如, V,因此Vα≠Vβ,两相体积不等,说明相变时有体积变化。通常遇到的相变都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