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化亚铜 : 化学式Cu2C2。分子量151.11。红褐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盐酸、氰化钾溶液。加热至120℃或与硝酸、硫酸、氯、溴接触时,发生剧烈爆炸。与盐酸共热分解为乙炔、氯化亚铜和微量氯乙烯。遇空气氧化生成氧化亚铜、碳和水。由亚铜盐氨水溶液与纯乙炔反应得Cu2C2·H2O,再置于氯化钙上于80~100℃加热,或通入干燥二氧化
乙炔化亚金 : 化学式Au2C2。分子量417.96。黄色粉末。干燥态易爆炸。如迅速加热,爆炸温度为83℃。不溶于水。在沸水中分解,而不发生乙炔。遇盐酸发生微分解作用,同时逸出乙炔气体。由二硫代硫酸根合亚金酸钠[Na3Au(S2O3)2]溶液与乙炔作用而得。
乙酸戊酯 : 亦称“醋酸戊酯”,俗称“香蕉油”。化学式CH3COOC5H11。分子量130.19。商品用乙酸戊酯,实际为乙酸正戊酯(CH3COOCH2CH2CH2CH2CH3,沸点148.4℃)、乙 酸 异 戊 酯 [CH3COOCH2CH2CH(CH3)2,沸点142℃]与乙酸仲戊酯(, 沸点142℃)的混合物,其中以乙酸异戊酯为主要成分。乙酸异戊酯为无色有香蕉香味的液体,折光率1.400(2
乙酰胂胺 : 亦称“阿西太松”。学名“3-乙酰胺基-4-羟基苯胂酸”。分子式C8H10AsNO6。分子量275.09。白色或淡微黄色晶体。无臭,略有酸味。熔点240~250℃(分解)。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在常温下稳定。由3-硝基-4-羟基苯胂酸经还原、乙酰化制得:抗滴虫药。对阴道滴虫及阿米巴原虫均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局部
乙酰唑胺 : 学名“5-乙酰胺基-1,3,4-噻二唑-2-磺酰胺”。分子式C4H6N4O3S2。分子量222.24。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熔点258~259℃(起泡)。易溶于氨水溶液,略溶于沸水,极微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乙醚。具有弱碱性,离解常数pK=7.2。由硫酸肼为原料,经重排、环化、乙酰化、氧化-氯化、氨解等步骤制得
乙酰苯胺 : 俗称“退热冰”。分子式C8H9NO。分子量135.17。无色片状晶体(水中结晶)。熔点113~115℃。沸点304~305℃。溶于沸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二氧六环、甘油,略溶于苯,微溶于水、石油醚。由苯胺与醋酸或乙酰氯反应制得: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用于染料与医药工业中,大量用以合成磺胺类药物,还可作为过
乙烯基醚 : 具有乙烯基(CH2=CH—)的醚类。主要有:二乙烯基醚(CH2=CH—O—CH=CH2)及乙烯基烷基醚(CH2=CH—O—R)等。前者分子量70.09,无色液体,密度0.773,沸点28.4℃,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可用作麻醉剂;后者可由乙炔和醇类合成(参见“雷柏乙炔化学”)。重要代表物有甲基乙烯醚(CH2=CH—O—CH3)、乙基
乙酰丙酮 : 学名“2,4-戊二酮”。化学式CH3COCH2COCH3。分子量100.12。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愉快的香气。对皮肤、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比重0.976。熔点-23℃。沸点140.5℃。折光率1.4512。溶于水,与乙醇、苯、氯仿、乙醚、丙酮、冰醋酸互溶。与碱成盐,在碱性溶液中加热,生成乙酸钠与丙酮:可由醋酐、丙酮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
乙酰胆碱 : 化学式CH3COOCH2CH2N+(CH3)3。分子量163.22。通常以氯化乙酰胆碱形式存在。无色晶体。易潮解。熔点151℃。易溶于水,在热水和碱中易分解。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传递物质之一。存在于昆虫、动物和人的神经中。正常机体在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末梢释放出微量乙酰胆碱,支配细胞兴奋或抑制,从而产生各种生理效应,如
乙胺嘧啶 : 商品名“息疟定”。学名“2,4-二氨基-5-(对氯苯基)-6-乙基嘧啶”。分子式C12H13ClN4。分子量248.72。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熔点238~242℃。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热水、乙醇、乙醚、氯仿,溶于稀矿酸。由对氯氰苄为原料制得:抗疟药。抗疟作用与*氯胍相似。疗效缓慢,易引起疟原虫的抗药性;但预防作用较好,维
乙二醇醚 : 乙二醇单醚 (ROCH2CH2OH)与乙二醇双醚(ROCH2CH2OR′)的统称。其中R或R′为脂肪烃基或芳香烃基。一般为无色液体。易燃烧。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低碳原子数乙二醇醚易溶于水;高碳原子数难溶于水。乙二醇单醚可由环氧乙烷与醇或酚反应制得,乙二醇双醚可由乙二醇单醚与卤代烷或硫酸酯反应制得:主要用作
乙炔化汞 : 化学式HgC2。分子量224.61。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和碱溶液。遇酸分解成乙炔和少量乙醛。干燥态极不稳定,受摩擦就会剧烈爆炸。由乙炔通入四碘合汞(Ⅱ)酸钾的碱溶液得白色水合物(3HgC2·H2O),再经脱水而得。
乙胺丁醇 : 亦称“乙胺二丁醇”。学名“右旋-2,2′-(亚乙基二亚氨基)二-1-丁醇盐酸盐”。分子式C10H24N2O2·2HCl。分子量277.23。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98~202℃。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对光和热稳定。制法:抗结核药。单独应用疗效不显著,与*利福平合用,可提高疗效。
乙醇胺 : 亦称“氨基乙醇”。化学式HOCH2CH2NH2。分子量61.08。无色粘稠液体。易吸湿,有氨的气味。比重1.0117(25/4℃)。熔点10.3℃。沸点170.8℃。折光率1.4539。与水、甲醇、丙酮互溶,略溶于苯、乙醚,微溶于正戊烷。呈强碱性,离解常数K=3.39×10-10(25℃); 25%水溶液pH为12.1,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其盐酸盐为易吸湿晶体,
乙醇酸 : 亦称“羟基乙酸”。化学式HOCH2COOH。分子量76.05。存在于蔗糖汁中。无色结晶。略有吸湿性。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熔点80℃。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醚。离解常数K=1.48×10-4。水溶液呈酸性,pH2.5(C=0.5%)、1.73(C=10%)。对热敏感,加热时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交酯,后者与酸或碱溶液共热时又水解
乙丙橡胶 : 一种合成橡胶。是乙烯和丙烯于常温常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定向聚合而制得的一种具有高弹性的共聚物。玻璃化温度约-60℃。在一定范围内,乙烯含量愈高,玻璃化温度就愈低。由于共聚物具有完全饱和的结构,因而耐老化性、化学稳定性好,耐候性、耐臭氧性、耐热性超过氯丁橡胶和丁基橡胶,挠屈性、耐寒性、弹性与天然
乙酰氯 : 化学式CH3COCl。分子量78.50。无色有刺激性的液体。比重1.104。沸点55℃。在湿空气中缓慢分解而冒白烟,遇水猛烈水解成醋酸及氯化氢。能和苯、三氯甲烷、乙醚、冰醋酸、石油醚等混溶。化学性质活泼,能和很多化合物起复分解反应。在实验室或工业上用作*乙酰化剂。可由醋酸或其钠盐和PCl3、PCl5、SOCl2等反应制得:3CH
乙醇钠 : 亦称“乙氧基钠”。化学式CH3CH2ONa。分子量68.05。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吸湿。极易溶于乙醇,其乙醇溶液性质稳定。暴露于空气中分解。久置颜色逐渐变深。遇水分解成氢氧化钠与乙醇。可由绝对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后蒸去乙醇制得。工业品常为乙醇钠的乙醇溶液(含量一般为17%),由乙醇与氢氧化钠反应,同时加入苯进行
乙酸锆 : 化学式ZrO(CH3COO)2·H2O。分子量243.32。水中完全水解成胶体。水溶液有两种: 一种含22%ZrO2,另一含13%ZrO2。前者呈淡琥珀色,比重约1.46,冰点-7℃,20℃时pH 3.8~4.2,室温稳定;后者比重约1.20,20℃时pH 3.3~4.0,室温稳定,能被阴离子树脂交换。由四乙酸锆失去部分乙酸而得。用以制水洁净剂和明胶、淀粉的沉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