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基二氯化铅 : 化学式(C2H5)2PbCl2。分子量336.23。白色针状晶体。有毒! 熔点207~220℃(分解)。溶于水、极性有机溶剂。与环戊二烯基钠反应生成(C2H5)2Pb(C5H5)2。由四乙基铅与干燥氯化氢在甲苯中加热至90℃而得。
二甲基二氯化钛 : 化学式(CH3)2TiCl2。分子量148.86。黑色固体。极不稳定。与二氧六环生成稳定的络合物。由四氯化钛与甲基碘化镁(1:2)在乙醚中或与三甲基铝在气相中反应制得。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
二羰基茂基钴 : 化学式C5H5Co(CO)2。分子量180.05。暗红色液体。具恶臭味。熔点 -22℃。沸点139~140℃(94,659帕)。在空气中不稳定。遇紫外线分解。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由二茂钴与一氧化碳(20,265千帕,90~100℃)或八羰基二钴与环戊二烯在二甲基甲酰胺中(100~200℃)反应制得。
二聚环戊二烯 : 亦称“双环戊二烯”。分子式C10H16。分子量132.24。无色结晶。熔点33.6℃。沸点166.6℃。溶于乙醇、石油醚。因其分子中含有双键,故易进一步发生聚合、加成、环氧化等反应:可由*环戊二烯加热至130℃聚合制得。可用以制造含氯杀虫剂、清漆改性剂、合成橡胶粘合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及药物等。
二氰合银酸钾 : 化学式KAg(CN)2。分子量199.00。无色立方晶体。有毒!比重2.36。不溶于酸,溶于水、乙醇。由氰化银或氯化银与氰化钾溶液作用而得。用于电镀银、杀菌、防腐等。
二氯二氰苯醌 : 简称“DDQ”。分子式C8Cl2N2O2。分子量227.01。黄色至橘红色结晶。熔点213.5~215℃。溶于苯、二氧六环、醋酸,微溶于氯仿、二氯甲烷。遇水分解。可由2,3-二氰基氢醌与浓盐酸、浓硝酸反应制得: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作脱氢试剂,适用于甾酮、非甾酮、醇类、脂环等化合物的脱氢,它的脱氢能力比苯醌强。例如,八氢萘
二氰合铜(Ⅰ)酸钾 : 化学式KCu(CN)2。分子量154.68。白色单斜棱柱体。比重2.38。不溶于水,溶于二甲基亚砜。在冷稀硫酸或热水中分解为氰化亚铜。由氰化亚铜和氰化钾的水溶液蒸发制得。用于电镀铜和黄铜。
二茂基氯化钛 : 化学式(C5H5)2TiCl。分子量213.52。墨绿色晶体。熔点279~281℃。与氯化铍或氯化锌在苯中加热至80℃生成[(C5H5)2TiCl]2·BeCl2·2C6H6或[(C5H5)2TiCl]2·ZnCl2·2C6H6。由三氯化钛与茂基钠在四氢呋喃中反应或由二茂基二氯化钛在真空275℃加热而得。可用作烯烃高聚和齐聚的催化剂,或与甲醛一起作为乙烯基单体
二氰合金(Ⅰ)酸钾 : 又名“亚金氰化钾”。化学式KAu(CN)2。分子量288.10。无色正交晶体。剧毒! 比重3.45。不溶于乙醚、丙酮,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在沸酸中分解。由金在热的氰化钾溶液中电解或由氯化亚金与氰化钾溶液作用而得。用于电镀金及用作化学试剂。
二氰合金(Ⅰ)酸钠 : 又名“亚金氰化钠”。化学式NaAu(CN)2。分子量271.99。黄色粉末。剧毒! 溶于水。由金在空气存在下溶于氰化钠溶液或由氰化亚金溶于氰化钠溶液而制得。可用于电镀金及用作化学试剂等。
二苯硫卡巴腙 : 亦称“双硫腙”、“打萨腙”。一种含硫螯合萃取剂。分子式C13H12N4S。分子量256.33。紫黑色结晶粉末。熔点165℃。不溶于无机酸,微溶于水,溶于碱溶液。其离解常数K=2.8×10-5。在氯仿中有较大溶解度(6.8×10-2摩/升),故氯仿是其常用的稀释剂。在强光和高温下迅速发生分解。强氧化剂能使之破坏。能萃取20多种
二苯基氯化铋 : 化学式(C6H5)2BiCl。分子量398 64。白色晶体。熔点185℃。溶于有机溶剂。与水合肼或金属钠作用时,生成三苯基铋。与硫醇或烷基卤化镁反应分别形成(C6H5)2BiSR或(C6H5)2BiR(R为烷基)。由三苯基铋与三氯化铋在氯仿中回流加热制得。
二苯基氯化䏲 : 化学式 (C6H5)2SbCl。分子量311.41。白色晶体。熔点67~68℃。溶于有机溶剂。与水作用,生成[(C6H5)2Sb]2O。与锂硼氢或锂铝氢反应得二苯基氢化䏲(C6H5)2SbH。 与烷基锂或烷基卤化镁反应,形成二苯基烷基䏲。 由三苯基䏲与盐酸甲醇溶液或由三氯化锑与二苯基汞反应制取。可用作聚酯的燃
二甲基碘化金 : 化学式[(CH3)2AuI]2。分子量707.88。无色晶体。熔点78.5℃。熔融成暗红色液体时,发生猛烈爆炸。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在苯中呈二聚体。加碱溶液于二甲基碘化金的乙醇溶液中,会引起发亮金膜的沉积。由甲基碘化镁作用于冷却的二吡啶二氯合金(Ⅲ)氯化物的吡啶悬浮液而得。
二苯甲酰甲烷 : 一种β二酮类螯合萃取剂。分子式C15H12O2。分子量224.25。结晶固体。熔点77~78℃。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离解常数K=4.5×10-10。能萃取30多种金属离子。由于其萃取平衡速度缓慢,应用不广。
二苯胺磺酸钠 : 一种有机试剂。分子式C12H10O3NSNa。分子量271.27。白色片状结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常配成0.2~0.5%水溶液,作氧化还原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0.84伏([H+]=0.1摩/升),其氧化态为紫红色,还原态为无色。反应过程如下:
二甲基甲酰胺 : 简称“DMF”。学名“N,N-二甲基甲酰胺”。化学式HCON(CH3)2。分子量73.09。有氨气味的无色液体。对皮肤有刺激性。比重0.9445(25/4℃)。沸点153℃。能和水及多数有机溶剂相混溶,是无机与有机、极性与非极性化合物(包括聚合物、树脂等)的优良非质子性极性溶剂。能显著地促进有机化学反应速度。例如,溴代正丁烷
二甲基氯化镓 : 化学式[(CH3)2GaCl]2。分子量270.49。白色晶体。溶点45.3~45.6℃。沸点154℃。在蒸气中呈二聚体。与氨、三甲基胺和三甲基膦分别生成配位化合物(CH3)2GaCl·NH3、(CH3)2GaCl·N(CH3)3和(CH3)2GaCl·P(CH3)3。由三甲基镓与三氯化镓作用制得。
二-正丁基磷酸 : 简称“HDBP”。一种酸性磷类萃取剂。分子式C8H19O4P。分子量210.2。无色粘稠性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溶液中类似于一种强酸,其离解常数K=0.1。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能萃取40多种金属离子。广泛用于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