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放射性 : 指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所具有的放射性。它们大多属于铀系、钍系和锕系三个放射系。此外,还有一些天然放射性核素,例如13H、614C、1940K、3787Rb、49115In、57138La、62147Sm及83209Bi等。
天然橡胶 : 一种天然的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栽培的橡胶树(主要是三叶橡胶树)的胶乳中(含量为35%左右)。主要成分是异戊二烯的顺式聚合物。平均分子量介于50,000~200,000。具有良好的粘性和介电性能,抗张强度一般比合成橡胶为高。溶于苯、溶剂汽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氯仿、松节油等,不溶于乙醇和丙酮。缓慢
天花粉 : 亦称“栝蒌粉”、“蒌粉”。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内含天花粉蛋白(约1.4%)及多量淀粉、糖类、皂甙(约1%)。天花粉蛋白中蛋白质含量约80%,此外尚含10%无机盐和糖类等。天花粉蛋白为白色粉末,分子量约24,000,等电点pH 9.4;光照或受热后变性,呈微黄色粉末;能溶于水,呈中性,不稳定;经盐酸水解后可得到19种氨基酸。一种中
天冬氨酸 : 符号Asp。学名“α-氨基丁二酸”。含二羧基的脂肪族酸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分。化学式HOOCCH2CH(NH2)COOH。分子量133.10。无色菱形叶片状或单斜柱状晶体。味酸。熔点270℃。等电点2.77。L-型比旋光度[α]D25+5.05°(C=1~2%,于水中)。微溶于水。植物蛋白中含量较丰富。由天冬酰胺水解制得或由丁烯二酸合成。
天冬酰胺 : 符号Asn。学名“α-氨基丁酰胺酸”。中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分。化学式H2NOCCH2。分子量132.12。 无色菱形晶体。熔点236℃。等电点5.41。L-型比旋光度[α]D25-5.6°(C=1.0~2%,于水中)。溶于热水,不溶于醇、醚。发芽的植物种子中含量较多。是发芽种子中氨的贮存形式。通常从发芽的大豆中提取。
瓦尔格乙醛制造法 : 乙烯在PdCl2-CuCl2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或氧直接氧化制造乙醛的方法。CH3CHO+217.6千焦反应分二步进行: 乙烯被氧化成乙醛,而PdCl2被还原成金属Pd;有CuCl2/O2存在时使PdCl2再生:本法的主要优点是流程短、副反应少、成本低(约为乙炔法和乙醇法的1/3~2/3)。主要缺点是设备易腐蚀和Pd催化剂较贵。本法适用于
天平 : 用来衡量物体质量(重量)的一种仪器。根据杠杆原理制成。有一般称量用的粗天平和精确称量用的分析天平。按照称量的范围,分析天平可分为常量分析天平(称量范围为0.1毫克至100克)、微量分析天平(称量范围为0.001毫克至20克)和称量范围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微量分析天平。有空气阻尼、磁阻尼、电光和单臂电光、电子自动等不
瓦格聂尔-米文重排 : 俄国化学家瓦格聂尔(Е.Е.Вагнер)首先研究莰醇(龙脑)等在酸催化剂存在下所发生的碳骨架变化而形成莰烯的重排反应。德国化学家米文(H.Meerwein)也研究双环萜类化合物以及单环化合物的重排反应。美国化学家费脱玛(W.Whitmore)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非环化合物的领域,并提出了有关正碳离子及1,2重排的学
瓦尔登转化 : 在双分子一级亲核取代反应(SN2)中发生的构型转化现象。由俄国化学家瓦尔登(Павел Иванович Валъден,1863~1957)于1893年发现。其后德国有机化学家奥托·菲利普·费雪称这种变化为“瓦尔登转化”。例如,当(一)α-氯丙酸用强碱性试剂KOH水解时发生转化,产生一种构型相反的(+)乳酸,但如用弱
瓦拉赫 : 德国化学家。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波恩大学、格廷根大学教授,格廷根大学化学研究所所长,德国化学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香料,从芳香植物的蒸馏物中抽提出许多纯萜烯类化合物,一一阐明其结构,并予以命名。因对于脂环族化合物的开拓性研究,获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化学分析表》、《化学研究与教学》等。
支持电解质 : 指在极谱分析电解液中所加入的在一定电压范围内不在电极上起反应的过量电解质。主要为消除溶液中待测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运动而产生的迁移电流,因为这部分电流不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比例关系。其用量一般为被测物质浓度的50~100倍。选择这类物质的原则是: 在溶液中有很好的导电性; 与被测物质不发生作用;在
瓦斯 : 荷兰语gas的音译。一般泛指气体。例如称“毒气”为“毒瓦斯”。有时专指“煤气”,为矿井中煤或其他含炭物质分解成的一种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即沼气),比空气轻,能燃烧及爆炸,是煤矿中发生事故的有害气体。
支撑效应 : 某些化合物分子中由于邻位基团的影响,使价键弯曲而产生空间位阻的效应。由美国化学家爱特姆(R.Adam)等人提出。他们测定了一系列的2-硝基-6-羧基-2′-甲氧基联苯衍生物的消旋速率,发现其3′位或5′位如引入某些基团(如溴原子、甲基或硝基等),可使消旋速率减慢。例如,在上述化合物的3′位或5′位上引入溴原子,则该
支化聚合物 : 线型高聚物的一种。线型长链分子上带有长短不等的支链的聚合物。结晶度、溶解度受支化程度和支链长短的不同而改变。在游离基聚合反应中,是增长的链游离基向大分子链转移的结果。例如,高压聚乙烯带有不同长度的支链,它的密度和结晶度都低于线型的低压聚乙烯。
支链反应 : 若在*链反应中当一个活化中心消失时,能产生一个以上的新的活化中心,链的传递犹如枝杈发射状,则链反应就成为支链反应。一般可表示为A→R(链的引发),R+A→αR+P (链的传递)与R→销毁(链的中止),其中A为反应物,R为自由基,P为产物,α为一个*基元反应产生自由基的数目。α=1,为直链反应; α1,则为支链反应。因在支链
尤考维奇方程 : 极谱分析法的定量基础。由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尤考维奇(Ilkovic)于1934年提出。即在经典极谱法中,在特定条件下,被测溶液含有大量电解质,并保持溶液平静。当工作电极-滴汞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时,不断改变加于两个电极上的外加电压,开始时,电流很小,称为残余电流。当外加电压达到被测物质分解电压时,
尤里 : 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代用合金材料实验研究所所长。1931年发现重氢,后又分离得氮、碳、硫等的同位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美国政府委托大规模分离铀-235和重水,以用于研制原子弹。对气体的熵、分子结构、吸收光谱等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