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气体 : 历史上曾把在当时技术条件下不能液化的气体(如氢、氧、氮等)称为“永久气体”,以区别于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当时已能液化的气体。自从低温和高压技术能使一切气体液化以后,这一名称已失去意义;但有时仍把处于临界温度以上,单靠增加压力不能液化的气体称为“永久气体”。
永动机 : 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机器。曾有人企图用巧妙的机构,制造一种不消耗任何能量就能永远作功的机器。这是直接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空想,故称“第一类永动机”。还有人企图制造一种能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某一巨大物质系统(如海水、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将它转变为机械能的发动机。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第
主族元素 : 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的元素。其原子的电子构型特点是: 最外层为参与反应的价电子层,同一主族的元素价电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应于族序数; 内层为稳定的8电子或18电子结构。同一主族的元素结构相似,性质亦相似; 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合价和相似而且递变的化学活性,随着原子的电子壳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它们的金属性(
主族 : 元素周期表中长周期各族元素(除O族及第Ⅷ族外)的性质和结构与短周期各族元素相似的族。共有七个主族:Ⅰ族,碱金属,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Ⅱ族,碱土金属,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Ⅲ族,硼族,硼(B)、铝(Al)、镓(Ga)、铟(In)、铊(Tl);Ⅳ族,碳族,碳(C)、硅(Si)、锗(Ge)
兰茂尔吸附等温式 : 又称“单分子吸附理论”。*吸附等温式之一。即Г=Г∞bp/(1+bp)。其中Г为分压力p下的平衡吸附量,Г∞为平衡吸附量的最大值或极限吸附量,b为吸附系数。b和Γ∞都是与吸附剂性质、气体性质和温度等有关的两个特性常数。1916年由美国物理化学家*兰茂尔导出。其基本概念是: 固体吸附剂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着具
汉蒙德假说 : 推断反应过渡态结构的一种假说。由美国化学家汉蒙德(George.S.Hammond1921~)提出。他认为如果一种过渡态和一种不稳定中间体具有连续递变的关系,而且它们的能量差别不大,那末它们之间的转变只涉及结构上微小的变动。也即在反应的每一个步骤中,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和结构取决于它的能态,当它的能量接近于反应物时,
汉斯狄克反应 : 将脂肪酸银盐用Br2或Cl2处理时发生“卤代-脱羧反应”生成卤代烷的反应。由汉斯狄克(C.Hunsdiecker)在1935年提出。卤代烷的产率按以下次序递减: 伯卤代烷仲卤代烷叔卤代烷。通常使用Br2,因溴代烷的产率较高。反应历程属于游离基反应,首先形成次溴酸酰基化合物,再分解成游离基:(1)R—COOAg+Br2→R—COOAg·Br2
兰茂尔 : 美国物理化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格廷根大学博士。曾在史蒂文斯工学院执教。首先发现氢气吸收大量热后离解为原子的现象,后被应用于原子氢焊接法。在表面吸附方面,提出单分子吸附层的理论和著名的等温式。在原子结构方面,发展了电子价键的近代理论。还研究液面上的表面膜,测定分子在膜内的面积,建立了表面分子定
头孢金素 : 亦称“先锋霉素1”。学名“7-(噻吩基-乙酰胺)头孢霉烷酸钠”。分子式C16H15N2NaO5S2。分子量418.41。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等。由头孢金素C钠盐为原料制得。抗生素类药,抗菌谱广。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酶、金葡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引起的肺部感染、尿路感
必需氨基酸 : 人体和动物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中供给的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为L-赖氨酸、L-色氨酸、L-甲硫氨酸、L-苯丙氨酸、L-缬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苏氨酸等八种。当人体一旦缺少某一种时,生命活动就受影响。L-组氨酸和L-精氨酸属半必需氨基酸,人体内可以合成,但合成速度很慢。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 符号SRIF。下丘脑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由14个氨基酸组成。最初从下丘脑分离得到,也存在于胰脏的胰岛δ细胞等组织中。是一个多功能的抑制激素,不仅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释放,而且能抑制胰岛素、胰高血糖症及肢端肥大症。
生物合成 : 生物体通过一系列酶的代谢活动将摄入的物质 (主要是糖类)进行“生化反应”(生化氧化、还原、水解等),合成自身组织和分泌物的作用。例如,醋酸、丙酮、酒石酸、乳酸、五倍子酸、谷氨酸等都可利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能使有机化合物发生氧化的方法进行生产。生物氧化是一种缓和的氧化过程,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最早应用
生物无机化学 : 由络合物化学和生物化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无机金属离子在生物体中的存在状况和功能,金属酶的结构、作用机制和化学模拟,及其在医学、农业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生物半排期 : 由于生物排除作用使机体内放射性物质的数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因放射性物质进入机体后,容易积聚在组织和器官中,它们除物理衰变而减少外,还由于机体的生物代谢而排出体外。生物半排期仅与元素种类有关。对于某个元素的所有同位素,它们的生物半排期都一样。
生化需氧量 : 简称“BOD”。指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水中,在好气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分解有机物质的生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通常以氧的毫克·升-1表示。其值大小可用来表示水质的污染程度。生物分解有机物是一缓慢过程,要将可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掉常需要20天以上的时间,故目前普遍采用20℃五天培养时间所需要的氧作为
生物素 : B族维生素之一。分子式C10H16N2O3S。 分子量244.31。 白色针状结晶。熔点232~233℃。溶于热稀碱中,不溶于有机溶剂。pH=9以上稍不稳定。为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人类肠道细菌可为寄主提供生物素。为生物体内某些羧化酶的辅基。动物缺乏时毛发脱落,皮肤发炎。蛋清中的抗生物素蛋白,与生物素结合后肠壁无法吸收,所
生化腐蚀 : 金属腐蚀的一种形式。指金属因受各种微生物生命活动而引起的破坏作用。例如,以金属作为培养介质或因微生物释出的产物使金属发生的腐蚀;在一定组成的土壤、积滞水与某些有机产物中也易发生这种腐蚀,它通常还伴随有其他形式的腐蚀。
生物碱 : 亦称“植物碱”。一类在生物体中常见的具有碱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存在于植物体(如罂粟科、豆科、毛茛科等科植物)中,个别的存在于动物体中,有些已能人工合成。大都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难溶于水,有苦味和光学活性,与酸生成水溶性盐。有毒性,并明显地具有独特而强烈的生理作用。是医药上相当重要的一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