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微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 一般指试样重量为10~100毫克的化学分析方法。分为半微量定性分析和半微量定量分析两种。前者采用微量分析的点滴反应和显微结晶反应; 后者常借重量、容量、仪器等分析方法来测定未知物的组成。具有微量分析的优点(试样及试剂用量少),且操作较简便。

    0
  • 半萃取pH值
    半萃取pH值

    半萃取pH值 : 亦称“pH1/2值”。指萃取一半(即萃取率为50%)时的pH值。若有机相与水相体积之比为1∶1时,则pH1/2值即指分配比等于1。

    0
  • 半导体化学
    半导体化学

    半导体化学 : 研究半导体材料的一门化学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的制备合成、分析鉴定、缺陷控制和性能与其结构间的关系等。

    0
  • 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 : 符号Cys。学名“α-氨基-β-巯基丙酸”。含巯基的脂肪族中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分。化学式。分子量121.15。晶状粉末。熔点178℃。等电点5.07。L-型比旋光度[α]D25-16.5°(C=1~2%,于水中)。溶于水、酸和氨水。某些酶的催化活性与酶蛋白中的半胱氨酸有关,当半胱氨酸上的巯基被氧化时往往使酶失去催化作用。

    0
  • 半波电位
    半波电位

    半波电位 : 在极谱分析中,指电流-电极电位曲线上,当电解电流达到*扩散电流一半时所对应的电极电位值。常用E1/2表示。在用滴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时,电流-滴汞电极电位曲线(25℃)可用下式表示:式中Ed.e.为滴汞电极电位,为平均还原电流,d为平均极限扩散电流,n为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数。显然,当i=1/2 id时,E1/2即等于Ed.e。此值与

    0
  •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 : 指纤维素原料中除纤维素、木素和植物细胞组织中的其他成分以外的物质的总称。是纤维素原料在20℃时浸于17.5%或1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经45分钟后溶解的部分。其中酸化后沉淀部分称为“乙种纤维素”,余下的称为“丙种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等多聚糖,还常含有糖醛酸。大量存在于植物的

    1
  • 半宽度
    半宽度

    半宽度 : 又称“半峰宽”。指分析过程中,所得的信号曲线呈一峰状时,在峰高一半处峰的宽度。如图。从曲线上的最高点A作垂线,与横坐标相交于B点,取AB线的中点P处作水平线,与曲线相交于C、D两点,CD间的距离即为半宽度。此值在分析化学中为一极有用的参数,在不同应用方面有其不同内容。如在气相色谱或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中,从所出

    0
  • 半值层
    半值层

    半值层 : 当某种指定物质放入某种辐射束的路径时,能使指定的辐射量减少一半所需的厚度。常用质量厚度(单位面积内的质量)来表示。

    0
  • 半透膜
    半透膜

    半透膜 : 只容许溶液或混合物中的一些物质或离子透过,而不容许另一些物质或离子透过的薄膜。例如,动物的膀胱容许水透过而不容许酒精透过; 灼热的钯或铂容许氢分子透过而不容许氩、氖等分子透过。灼热的钯、膀胱以及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等都是半透膜,但不同半透膜的半透性不同,而且同一半透膜在不同条件下半透性也可以不同。

    1
  • 半衰期
    半衰期

    半衰期 : ①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减少为一半的时间。对于一级反应,半衰期t1/2与初浓度无关,而与反应速度常数k1成反比,即对于二级反应,半衰期t1/2与初浓度a和反应速度常数成反比,即对于n级反应,半衰期反应级数(t1/2)1与(t1/2)2分别为初浓度等于a1与a2时的半衰期。测定反应物的半衰期,可求得反应的级数与反应速度常数

    0
  • 半电池
    半电池

    半电池 : 指组成原电池的单个电极与有关的电解质溶液。也即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大致可分为五类:(1)金属-金属离子电极,如Zn|Zn2+;(2)汞齐电极,如Na-Hg(C)|Na+;(3)铂-非金属元素-负(正)离子电极,如Pt,Cl2(气)|Cl-,Pt,H2(气)|H+;(4)金属-微溶盐-负离子电极,如Ag,AgCl|Cl-;(5)氧化-还原电极,如Pt|Fe3+,Fe2+。

    0
  • 立体定向性反应
    立体定向性反应

    立体定向性反应 : 立体构型不同的反应物,最终定向反应生成某种立体异构体的反应。例如,反-2-丁烯与溴加成,只生成内消旋体;顺-2-丁烯与溴加成,则生成一对对映体。反应式如下:又如S-异丁醇磺酸甲酯碱性水解得R-异丁醇;而R-异丁醇磺酸甲酯碱性水解则得S-异丁醇。反应式如下:该反应对于确定合成天然产物的路线和不通过拆分合成

    0
  • 立体有择性反应
    立体有择性反应

    立体有择性反应 : 具有立体异构的有机物,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是以一种立体异构体为主的反应。例如,顺式或反式的2-溴-2-丁烯和溴化氢在加热时发生加成反应,都生成75%的(±)外消旋-2,3-二溴丁烷和25%的内消旋-2,3-二溴丁烷,其反应式如下:该反应对选择合成旋光化合物的路线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0
  • 立构规整度
    立构规整度

    立构规整度 : 又称“定向度”、“定向指数”。表示样品中立构规整性聚合物的含量百分数。也是衡量聚合物主链上连续重复的构型单元规整程度高低的尺度。常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方法直接测定,也可通过比重、熔点和溶解度等间接测定。在科研和生产上可借以反映聚合反应中催化剂的定向能力。

    0
  • 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 : 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中,由于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但相互连接的次序相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及无机络合物中最常见的有两大类:(1)由于分子中双键的关系或环的存在等因素,阻碍键的自由旋转而产生的立体异构,称为*顺反异构或“几何异构”;(2)由于没有对称因素(允许有对称轴)而导致

    0
  • 立体化学
    立体化学

    立体化学 : 研究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以及空间关系对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的学科。1848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Pasteur)从外消旋酒石酸钠铵盐拆分出右旋体和左旋体,他认为分子的光学活性与分子的不对称空间结构有关。1874年荷兰化学家*范特荷甫与法国化学家*勒贝尔提出*范特荷甫-勒贝尔理论(即碳原子的

    0
  • 闪光光解作用
    闪光光解作用

    闪光光解作用 : 研究光化学反应中不稳定中间物的光谱与其衰变的动力学的一种有用方法。许多光化学反应的中间物(自由基、活化络合物等)在微秒以内就转变为产物,且浓度较低,难以直接研究。用电容通过放电管放电而获得高能量的瞬间闪光装置可以提高它们的浓度。图示为一种闪光光解仪示意图,其中闪光速率为10-5秒一次,大约能放

    0
  • 闪蒸计算
    闪蒸计算

    闪蒸计算 : 已知系统总组成,求一定温度、压力下,达到平衡的气液两相组成与数量之比。是气液平衡计算的基本内容之一。

    0
  • 闪烁探测器
    闪烁探测器

    闪烁探测器 : 一种利用核辐射的发光效应来测量的探测器。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带电粒子或γ射线通过闪烁体产生很多光子,这些光子由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可由有关电子仪器测量,从而可以获得射线的强度和能量。常用的闪烁体有无机晶体[如碘化钠(铊)、硫化锌(银)]、有机晶体(如蒽),以及塑料闪烁体和液体闪烁体等

    0
  • 闪锌矿
    闪锌矿

    闪锌矿 : 化学成分ZnS,常含铁及镉、铟、镓、锗、铊等类质同象混入物。等轴晶系。晶体呈四面体;通常成粒状集合体。随成分中铁含量的增加,颜色从浅黄至棕、褐色甚至黑色;条痕由白色至褐色;光泽从树脂光泽至半金属光泽;透明度从透明至半透明; 比重从4.2减至3.9。硬度3~4。性脆。具菱形十二面体完全解理。常与方铅矿共生于热液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