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射光谱分析
    发射光谱分析

    发射光谱分析 : 亦称“发射光谱化学分析”,简称“光谱分析”。一种仪器分析方法。根据物质在外界能量(热量、电能或光能)的激发下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来检测元素的存在与含量。前者称为“光谱定性分析”,后者称为“光谱定量分析”。分析过程为: (1)待测试样通过激发光源转变为气体状态并被激发使之发光;(2)辐射的

    0
  • 发烟硫酸
    发烟硫酸

    发烟硫酸 : 化学式H2SO4·xSO3。三氧化硫溶于浓硫酸的溶液。一般含三氧化硫5~20%,最高达80%。加热或减压时,逸出的三氧化硫蒸气遇潮湿空气即形成雾状,故名。纯品是重质的无色油状液体,不纯物则呈黄棕色。比重、熔点、沸点等随溶解的三氧化硫量不同而异。在H2SO4∶SO3为1∶1左右时,便凝成焦硫酸晶体(H2S2O7)。发烟硫酸的吸水

    0
  • 发烟硝酸
    发烟硝酸

    发烟硝酸 : 含HNO386%以上的浓硝酸中,溶有适量二氧化氮(6~15%)的红棕色溶液。冒红棕色窒息性毒烟。腐蚀性很强。是强烈的氧化剂和硝化剂。

    0
  • 发射强度
    发射强度

    发射强度 : 对于一给定的辐射源,单位时间离开该辐射源的具有一定能量的某种粒子数目。

    0
  • 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 : 物质在高温状态或因受到带电粒子的撞击而激发后直接发出的光谱。由于受激时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发射光谱有不同的形状。如在原子状态中为比较分开的明线光谱,在分子状态中为带光谱,在炽热的固态、液态或高压气体中为连续光谱。

    0
  • 发用染料
    发用染料

    发用染料 : 能适用于人发染色的*氧化染料。例如,多氨基或(和)羟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常用的商品“乌尔丝D”即对苯二胺。

    0
  • 发色团
    发色团

    发色团 : 亦称“生色基”。使染料显色的官能团。如乙烯基、羰基、亚硝基、硝基、偶氮基等。

    0
  • 尼可刹米
    尼可刹米

    尼可刹米 : 亦称“可拉明”。学名“N,N-二乙基烟酰胺”。分子式C10H14N2O。分子量178.23。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微有特异的香气,味微苦。凝固点22~24℃。能与水任意混合。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由*烟酸出发合成:尼可刹米中枢兴奋药。能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治疗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

    0
  • 发酵
    发酵

    发酵 : ①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细菌、酵母、霉菌、真菌等)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即通过微生物的培养使某种特定代谢产物大量积累的过程。一般由某种微生物与培养基在一定温度、酸度、含氧量和防止杂微生物污染下进行。微生物有的是直接发生作用,有的是通过分泌出的酶发生作用。发酵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例如酿酒、制面

    0
  • 尼科耳棱镜
    尼科耳棱镜

    尼科耳棱镜 : 用以获得和检查“线偏振光”的部件。由英国物理学家尼科耳(William Nicol,1768~1851)发明。将长度约为宽度3倍的透明冰洲石晶体沿一定方向锯开后磨光,再用加拿大树胶粘合制成。天然光线从镜的一端 (如图)射入后,分成两条偏振光,即寻常光线和非常光线。其中寻常光线被加拿大树胶的表面全反射(全反射后偏向一边,

    0
  • 尼尔森
    尼尔森

    尼尔森 : 瑞典化学家。就读于乌普萨拉大学。曾任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农学院教授。1879年发现元素钪。制得高纯度的金属钛,合成出氧化钍。还通过精确测定铍的原子量与比热,确定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正确位置。晚年致力于研究土壤改良及肥料等。著有《钪的发现》等。

    0
  • 尼龙盐
    尼龙盐

    尼龙盐 : 由等当量的己二胺和己二酸生成的盐。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生成尼龙66的反应,需要保持二元胺和二元酸的等当量比,因此采用先成盐后缩聚的办法。为生产尼龙66的母体。

    0
  • 尼龙66
    尼龙66

    尼龙66 : “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的俗称。一种热塑性树脂。化学式NH(CH2)6—NH—CO—(CH2)4—COn。 白色固体。比重1.14。熔点264℃。不易燃烧,有自熄性。不溶于一般溶剂,仅溶于苯酚、间甲苯酚等中。机械强度和硬度很高,刚性很大。可用作工程塑料。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先制成尼龙盐再经缩聚而得。用作机械附件,如齿轮、润滑轴承

    0
  • 尼龙6
    尼龙6

    尼龙6 : “聚己内酰胺”的俗称。国外商品名“卡普隆”。化学式NH(CH2)5COn。 比重1.14。 熔点约210~220℃。溶于苯酚、蚁酸、二甲苯酚等。电绝缘性优良。对酸、碱等化学品的耐腐蚀性尚好。耐光性较差。可用作工程塑料。由ω-氨基己酸及己内酰胺经水解聚合而得。可作精密机器的齿轮、外壳、软管、耐油容器等,也可用于制纤维(

    0
  • 丝心蛋白
    丝心蛋白

    丝心蛋白 : 蚕丝中心部分的纤维状蛋白质。黄色丝样有光泽的物质。分子中丝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很高。肽链主要形成平行的β-折叠片层结构。不溶于水而溶于强酸、强碱中。家蚕和柞蚕的丝心蛋白是丝绸的原料。

    0
  •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 符号Ser。学名“α-氨基-β-羟基丙酸”。含有羟基的脂肪族中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分。化学式OHCH2CH(NH2)COOH。分子量105.10。DL-型呈单斜柱形小叶晶体。熔点228℃。等电点5.68。L-型比旋光度[α]D25-7.5°(C=1~2%,于水中)。溶于水而不溶于醇、醚。主要从精蛋白和丝胶蛋白水解液提取制得。

    0
  • 皮克特
    皮克特

    皮克特 : 瑞士药物化学家。日内瓦大学毕业。曾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委员。早年研究植物碱的组成和合成,证实尼古丁的化学结构式,并合成出尼古丁等。后发现羰基化合物和β-芳基乙胺的缩合反应。晚年专攻烃化学。著有《植物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等。

    0
  • 半导体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具有能量分辨本领好、分辨时间短等特点。常用的有两种类型:(1)金硅面垒型。它是在一块n型硅单晶片上喷涂一层金膜,在金硅交界面附近形成一个高阻区;(2)锗(或硅)锂漂移型。它是将适量的锂均匀地漂移进一块p型锗(或硅)单晶,形成一个相当厚的高阻区。工作时,探测器

    0
  • 半微量有机技术
    半微量有机技术

    半微量有机技术 : 一种有机实验方法。按消耗试剂和材料的多寡通常可分成三大类:常 量固体用量液体用量1~200g5~200g半微量100~1000mg1~5g微量100mg以下1g美国化学家西龙尼斯(Nicholas.D.Cheronis)首先推荐半微量有机实验技术。优点如下: (1)节约药品:每次实验所用试剂为常量的1/5~1/10,大大降低实验费用,使实验易于开展

    0
  • 司可巴比妥钠
    司可巴比妥钠

    司可巴比妥钠 : 亦称“司可那”。学名“5-烯丙基-5-(1-甲基丁基)巴比妥酸钠”。分子式C12H17N2NaO3。分子量260.27。白色粉末。无臭,味苦。极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由丙二酸二乙酯通过烷基化、缩合环化、烯丙基化、成盐等步骤制得。为短时间起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服后迅速入睡,持续2~4小时。用于治疗失眠症及麻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