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蜡石
    叶蜡石

    叶蜡石 : 化学成分Al2[Si4O10](OH)2。单斜晶系。通常呈块状、片状或放射状集合体。灰白色,有时微带浅黄或浅绿等色调。硬度1~2。比重2.66~2.90。半透明。玻璃光泽,块状者呈蜡状光泽。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具滑感。解理平行,底面完全。解理薄片具挠性。主要由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经热液蚀变而成。浙江青田的青田石、福建寿山

    2
  • 叶立德
    叶立德

    叶立德 : 英文“ylid”的音译。亦称“内盐”。具有R3—R2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中Y为P、S、As等。其特点是带正电荷的Y与带负电荷的C彼此相邻,同时保持着完整的电子偶。例如,磷叶立德[(C6H5)3—H2]、硫叶立德和砷叶立德[(C6H5)3—s—H2]等。德国化学家维提希(G.Wittig)于1954年利用磷叶立德和醛、酮反应,从而创

    15
  • 卟啉
    卟啉

    卟啉 : 旧称“㗊族化合物”。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具卟啉的基本结构(其中Ⅰ~Ⅳ是吡咯环)有由四个*吡咯环通过四个碳原子所构成的一个多杂环共轭体系的基本结构(卟吩),在四个吡咯环的β-位可以各有不同的取代基, 且在㗊环中间的四个氮原子还可通过共价键及配位键与不同金属原子结合。例如,在叶绿素中

    6
  • 叶酸
    叶酸

    叶酸 : 亦称“维生素Bc”。B族维生素之一。分子式C19H19O6N7。分子量441.40。橘黄色针状或片状结晶,约250℃时变黑。极微溶于冷水,微溶于甲醇,不溶于醚、苯、氯仿。由2-氨基-4-羟基-6-甲基蝶啶、对氨基苯甲酸(PABA)和L-谷氨酸三残基组成。衍生物四氢叶酸(即辅酶F)是转移甲酰基、羟甲基等一碳基团的辅酶,在甲硫氨酸、丝氨酸、

    1
  • 目视比色法
    目视比色法

    目视比色法 : 比色分析法之一。用眼睛观察,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所用仪器为用同一种玻璃制成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管,称为比色管,管上刻有表示容积的标度(一般为50或100毫升),比色管放在下面垫有白瓷板或玻璃镜的木架上。测定时,依次在各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标准溶液及被测溶液,各加入相同量的显

    4
  • 史密斯
    史密斯

    史密斯 : 美国化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维滕贝格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化学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用电分析方法准确确定了18种元素的原子量,是电分析的开拓者。还研究多种复杂的无机酸。对化学史尤其是美国化学史颇有研究。著有《化学原理》、

    1
  • 史蒂文斯重排
    史蒂文斯重排

    史蒂文斯重排 : 季铵盐的氮原子上的苯甲基及其他缺电子基团在强碱性试剂(NaOH、NaNH2等)影响下迁移到相邻的带负电荷的碳原子上而生成叔胺的反应。由史蒂文斯(T.S.Stevens)提出。本反应和*沙米尔脱重排相似,属于分子内反应。反应通式如下:R为C6H5CO—、C6H5—等; R′为C6H5CH2—等;B:为OH-、NH2-等。反应历程中B:碱会夺去α-

    0
  • 丙二酸酯合成
    丙二酸酯合成

    丙二酸酯合成 : 制备羧酸(一元和多元酸)及环烷烃的重要方法之一。合成原理如下:(1)*丙二酸(二乙)酯的活泼亚甲基在C2H5ONa存在下形成丙二酸酯钠或烯醇钠:(2)丙二酸酯钠和活泼卤代物(卤代烷或酰卤)起亲核取代反应(烃基化或酰化):(3)烃基取代丙二酸酯经水解生成游离酸,在H2SO4存在下加热易起脱羧反应,生成一烃基或二烃基取代醋

    2
  • 丙酮合氰化氢
    丙酮合氰化氢

    丙酮合氰化氢 : 学名“2-羟基-2-甲基丙腈”。分子式C4H7NO。分子量85.11。液体。有毒!比重0.9267(25/4℃)。熔点-19℃。沸点82℃(3,066帕)。折光率1.40002(19℃)。易溶于水与一般有机溶剂,不溶于石油醚、二硫化碳。极易分解,放出极毒的氰化氢气体。工业上由丙酮、氰化钠与硫酸在低于20℃下反应制得:是生产甲基丙烯酸酯的中间

    0
  • 丙基硫氧嘧啶
    丙基硫氧嘧啶

    丙基硫氧嘧啶 : 学名“6-丙基-2-硫氧嘧啶”。分子式C7H10SN2O。分子量170.23。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熔点218~221℃。微溶于水、氯仿和醚,溶于氨水和苛性碱。制法:抗甲状腺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也用于毒性甲状腺手术前后的治疗。少数病人可发生粒性白血细胞缺乏症和过敏性反应。有致癌性。

    0
  • 丙二酸二乙酯
    丙二酸二乙酯

    丙二酸二乙酯 : 化学式CH2(COOC2H5)2。分子量160.17。无色、有香味液体。沸点198~199℃。难溶于水,能和乙醇、乙醚等混溶。以氯乙酸钠为原料经氰化成氰乙酸钠,再和无水乙醇在干燥HCl或浓H2SO4存在下酯化制得:和乙酰乙酸乙酯、氰乙酸乙酯相似,都属于含活泼亚甲基化合物,能参与成盐、烷基化等反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

    1
  •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 简称“AM”。化学式CH2=CHCONH2。分子量71.08。片状晶体。极毒! 熔点84.5℃。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具有活泼的酰胺基,容易转变成各种衍生物。例如,和甲醛加成得羟甲基丙烯酰胺(CH2=CHCONHCH2OH),易水解成丙烯酸(CH2=CHCOOH)或酯化成丙烯酸酯(CH2=CHCOOR)等。含有活泼双键,容易进行游离基聚合成水溶性聚

    3
  • 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 : 丙烯酸的各种酯的总称。通式为CH2=CHCOOR。较重要的代表物有:名 称性 状分子量沸点折光率水溶解度(20℃)(1)丙烯酸甲酯(2)丙烯酸乙酯(3)丙烯酸正丁酯透明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86.09100.11128.1780.5℃100℃145℃1.4011.4041.41906g/100 ml1.5g/100 ml0.4g/100ml(1)丙烯酸甲酯可由丙烯腈或乙炔等为原料制得:(2)丙

    3
  • 丙纶染料
    丙纶染料

    丙纶染料 : 适用于丙纶印染的一类染料。由于丙纶的分子结构是由排列整齐的高度晶体所组成,极性基极少,且没有能与染料分子相结合的基团,故染色比较困难。在聚丙烯树脂中加入硬脂的镍等金属盐或硫代双酚镍等有机金属络合物,或加入某些聚合物,纺成丙纶改性纤维,则较易染色。染色时,染料扩散渗入纤维内部,与纤维中的金属原子螯

    0
  • 丙酮酸
    丙酮酸

    丙酮酸 : 分子式CH3COCOOH。分子量88.06。无色液体。沸点165℃。溶于水、醇、醚。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作为氢受体,被还原生成乳酸;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脱氢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0
  • 丙二酰脲
    丙二酰脲

    丙二酰脲 : 亦称“巴比妥酸”。学名“2,4,6-三氧六氢嘧啶”。分子式C4H4N2O3。分子量128.09。无色结晶,通常含有二分子结晶水。无水物熔点约248℃(略有分解)。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稀酸水溶液。水溶液呈强酸性,离解常数K=9.9×10-5。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泼亚甲基和两个二酰亚胺基,存在下列烯醇型互变异构:可由丙二酸二乙酯和

    6
  • 丙烯醛
    丙烯醛

    丙烯醛 : 最简单的不饱和脂肪醛。化学式CH2=CH—CHO。分子量56.06。无色易燃液体。有刺鼻臭味。有毒! 比重0.8506(10℃)。沸点52.5℃。溶于水、乙醇、乙醚。化学性质活泼,在光及酸、碱影响下易聚合,会起氧化、还原及加成等反应:由硫酸氢钾或结晶硼酸使甘油脱水或油脂强热而得:工业上由丙烯用空气在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氧化制得

    0
  • 丙烯腈
    丙烯腈

    丙烯腈 : 简称“AN”。化学式CH2=CHCN。分子量53.06。一种共轭不饱和腈。无色易燃液体。有毒!比重0.8060。沸点77.3℃。折光率1.3888(25℃)。略溶于水,易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分子中含氰基、碳-碳双键等,能参与各种反应:工业合成路线主要有下列几种:(1) 乙炔法:(2) 乙烯法:(3)丙烯氨氧化法: 参见“氨氧化反应”。主要用以制合

    0
  •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 化学式CH2=CH—COOH。分子量72.06。无色液体。有刺激性类似醋酸气味。熔点14℃。沸点141.0℃。折光率1.4224。离解常数5.6×10-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等溶剂。受光、热或过氧化物存在易于引发聚合,也易发生加成、酯化等反应:合成路线很多,但以丙烯氧化法较有前途: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酯。

    0
  • 丙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 符号Ala。学名“α-氨基丙酸”。中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分。化学式。分子量89.09。白色菱形晶体。味甜。熔点297℃。等电点6.0。L-型比旋光度[α]D25+18°(C=1~2%于水中)。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丝纤维蛋白质中含量丰富。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