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多巴 : 学名“L-α-甲基-3,4-二羟基苯丙氨酸”。分子式C10H13NO4。分子量211.22。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有吸湿性。熔点299~301℃(分解)。极易溶于稀盐酸,略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比旋光度[α]D23-4.0±0.5°(C=1%,0.1摩/升盐酸水溶液)。易氧化变质。可由3,4-二甲氧基苯丙酮为原料经环合、水解
甲苯磺酸 : 分子式C7H8O3S。分子量172.20。有邻位、间位、对位三种异构体。呈强酸性,酸性与硫酸相当,但无氧化性。分子中磺酸基易被多种基团取代(参见“苯磺酸”)。其中以邻甲苯磺酸与对甲苯磺酸较为重要。(1)邻甲苯磺酸:无色结晶,易吸湿。熔点67.5℃。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加热至140~150℃转化成对甲苯磺酸。由甲苯以
甲氨蝶呤 : 亦称“甲氨基叶酸”。学名“4-氨基-N-甲基-蝶酰谷氨酸”。分子式C20H22N8O5。分子量454.45。橘黄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85~204℃。易溶于稀碱和碱金属的碳酸盐溶液,微溶于稀盐酸,不溶于水、醇、氯仿、乙醚。由2,4,5,6-四氨基嘧啶双盐酸盐为原料制得:抗叶酸物质,能影响细胞核酸的代谢。用于治疗白血病、绒毛膜上皮
甲状腺素 : 又称“3,5,3′,5′-四碘甲腺原氨酸”。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天然的属L型,体内由酪氨酸和无机碘合成。具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氧消耗,调节基础代谢以及促进机体组织生长、发育和分化的功能。它的分泌受到下丘脑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脑垂体前叶的促甲状腺素的调节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时,耗氧增
甲酸酯 : 通式HCOOR。较重要的有甲酸甲酯与甲酸乙酯两种。(1) 甲酸甲酯: 分子式C2H4O2。分子量60.05。无色易燃液体。有愉快香味。有毒! 吸入其蒸气可刺激鼻粘膜、眼结膜,并引起恶心、麻醉,严重时导致死亡。比重0.987(15/15℃)。沸点31.5℃,于-100℃固化。折光率1.3440。易溶于水,与乙醇互溶。用于有机合成并可作烟草、干果
甲酸镍 : 化学式Ni(HCOO)2·2H2O。分子量184.76。绿色晶体。比重2.154。小心加热至130~140℃时,变成无水物。在180~200℃时分解成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水和甲烷。溶于水。由硫酸镍溶液与甲酸钠作用或氢氧化镍溶于甲酸而得。用于制造镍和镍催化剂等。
甲醇钠 : 亦称“甲氧基钠”。分子式CH3NaO。分子量54.02。白色粉末。易溶于甲醇、乙醇。遇光及空气中水分易分解。遇水分解成甲醇与氢氧化钠。与甲醇生成CH3ONa·2CH3OH(白色粉末)。可由甲醇与金属钠反应后蒸去甲醇制得。工业品常为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含量一般为23%)。由甲醇与氢氧化钠反应,同时加入苯进行共沸蒸馏,使苯、甲
甲酸钴 : 化学式Co(HCOO)2·2H2O。分子量185.00。红色晶体。比重2.129(22℃)。加热至14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至175℃时分解。在真空100℃时则分解成钴、氧化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和甲烷。不溶于乙醇,溶于水。由氢氧化钴或碳酸钴与甲酸作用或由钴(作阳极)和甲酸在碱金属甲酸盐中电解而得。用于制备钴催化剂。
甲基橙 : 亦称“金莲橙-D”。学名“对二甲氨基偶氮苯磺酸钠”。分子式C14H14N3NaO3S。分子量327.33。橘黄色粉末。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可由对氨基苯磺酸钠经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N-二甲苯胺偶合制得: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呈现黄色,在酸性介质中磺酸钠盐变成对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磺酸的内盐型式(成对醌结构),呈
甲基锂 : 化学式CH3Li。分子量21.98。白色微晶粉末。非挥发性。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不溶于苯、石油醚,溶于乙醚,在溶液中呈三聚体。由乙基锂与二甲基汞在己烷中反应制得。为有机合成的重要试剂。用于合成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止痛药等。
甲基铜 : 化学式CH3Cu。分子量78.58。黄色固体。干燥态在空气中发生猛烈爆炸。在沸腾乙醚中分解为金属铜、甲烷和乙烷。与甲基锂加合得二甲基合铜(I)酸锂Li[Cu(CH3)2]。由甲基锂与碘化亚铜在-15℃反应或由硝酸铜与四甲基铅在-60~-40℃的乙醇中反应而得。
甲基紫 : 一种有机试剂。三苯甲烷型的碱性染料。学名“4-[(对二甲氨基苯)-(对甲氨基苯)-亚甲基]1-(二甲亚胺基)-2,5-环己二烯盐酸盐”。分子式C24H28N3Cl。分子量393.96。具有金属光泽的暗紫色块状物或粉末。是副品红的四、五、六甲基衍生物的混合物。能溶于水、醇和三氯甲烷,难溶于醚。可作为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为:0.1
甲基黄 : 学名“对二甲氨基偶氮苯。”分子式C14H15N3。分子量225.29。黄色针状结晶。溶于乙醇、乙醚和油类,不溶于水。主要用作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为2.9~4.4,颜色变化为红色至黄色。通常使用时,常配成0.1%的90%的乙醇溶液。此外也可作为一种有机染料使用。
甲基钠 : 化学式CH3Na。分子量38.02。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自燃。不溶于有机溶剂。遇水剧烈分解。加热至约200℃时,迅速分解为甲烷、乙炔基二钠和金属钠。由二甲基汞与金属钠在石油英中反应而得。
甲基钾 : 化学式CH3K。分子量54.13。无色无定形固体。非挥发性。在空气中自燃。不溶于烷烃、苯。溶于二乙基锌。加热至100~300℃时分解为甲烷、乙炔基钾和金属钾。化学反应活性强。由二甲基汞与过量金属钾在石油英中反应而得。
甲基红 : 学名“对二甲氨基偶氮苯-2-羧酸钠”。一种有机试剂。分子式C15H14N3NaO2。分子量291.28。光亮的紫色结晶或红色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常用作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为4.4~6.2,由红色变为黄色。使用时常配成0.1%的60%乙醇溶液或水溶液。也常与其他指示剂配成混合指示剂使用,使其变色范围更窄,观察更清晰。如一份0
甲基化 :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甲基的反应。是*烷基化反应的重要类型之一。按照甲基所连接的原子主要可以分成C—CH3、O—CH3、N—CH3等形式。常用的甲基化剂有卤代甲烷、硫酸二甲酯、甲醇、甲醛、对甲苯磺酸甲酯及重氮甲烷等。(1)卤代甲烷的甲基化:CH3Cl、CH3Br、CH3I常用作C、O及N的甲基化剂(参见“彻底甲基化”)。(2)硫酸
甲壳质 : 亦称“甲壳素”、“壳糖”。一种含氮的多糖类物质(多聚N-乙酰-D-葡萄糖胺)。分子式(C8H15NO5)n。白色无定形固体。不溶于水、稀酸、碱液、醇及其他有机溶剂,溶于浓HCl、H2SO4、78~97% H3PO4及无水HCOOH。用40%碱液热处理即发生脱酰基作用,得到“脱乙酰基甲壳质”。用酸完全水解成*葡萄糖胺。在动植物界分布很广,为
甲氧胺 : 亦称“美速克新命”、“凡索昔”。学名“2-氨基-1-(2,5-二甲氧苯基)丙醇盐酸盐”。分子式C11H18ClNO3。分子量247.72。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熔点212~216℃。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苯。2%水溶液pH 4.5~5.5。由对二甲氧基苯为原料制得:拟肾上腺素药。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用于周围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