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光源 : 发射光谱分析中的一种激发光源。按所用的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弧和交流电弧两大类,又因所用电压的高低不同,分为高压直流电弧、高压交流电弧和低压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等。目前常用的是低压直流电弧和低压交流电弧两种。直流电弧的特点是设备简单,不用高压,比较安全,且绝对灵敏度高,但光源不稳定,分析结果重现
电位-pH图 : 表示系统的电极电位与其pH关系的图形。用以分析电极反应中各组分生成的条件及稳定存在的pH-电位的范围。例如水的电位-pH图如右,该图表明在ab与cd线之间水是稳定的,在ab线以上与cd线以下水要分解为氧和氢。在ab线以上为氧的稳定区,在cd线以下为氢的稳定区。该图只考虑热力学条件的影响,并未计及动力学因素的影响
电极电位 : 有时亦称“电极位”。因电极与溶液接触处存在*双电层而产生的电位。电极电位的大小,除温度和压力外,主要决定于电极的性质及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活度。例如,氢电极的电极反应为:它在室温下的电极电位:式中为法拉第常数,当氢离子活度aH+=1,氢气压力等于1.013×105帕时,为氢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位。因电极
电位差计 : 亦称“补偿器”。精密测量电压或电位差的仪器。根据被测电压和巳知电压相互补偿(即平衡,用检流计指示)的原理而制成。特点是被测量电压不输出电流,因此适用于电池电动势的精密测量。由许多精密的绕线电阻构成。按电阻值的大小分为高内阻和低内阻两种型式。按所用电源不同,有交流和直流两种。用于精密测量电压或可
电池反应 : 指原电池中进行的电化学反应。原电池至少由两个半电池所组成: 其中一个半电池作为原电池的负极,起氧化作用,失去电子; 另一个为正极起还原作用,获得电子。例如电池Pt,H2|HCl|AgCl,Ag,左边是负极,起氧化作用:右边是正极,起还原作用:AgCl+e=Ag+Cl-,电池反应为两者之和,即1/2H2+AgCl→H++Cl-+Ag每个电极上发生的电化
电池常数 : 指测定电解质溶液时所用电导池的一对平行电极间的距离(l)与电极面积(A)的比值(l/A)。指定电导池的l/A为定值,故名。通常不用测量电极面积和极间距离的方法求得,而是用一种已知电导率(χ′)的KCl溶液放在该电导池中,用惠斯顿电桥(或电导仪)测出其电导(L′),则l/A=χ′/L′。常用的几种浓度的KCl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
电子探针 : 一种分析仪器。其原理是利用聚焦的高能电子束轰击固体表面,使被轰击区的元素激发出特征X射线,按其波长及强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主要用来分析固体表面微区的化学成分。可分析原子序数3到92号之间的元素。分析面积小至1平方微米。此外,利用电子束轰击试样所产生的其他信息可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分析等。广泛应用
电子俘获 : β衰变的一种类型。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电子,结果使核内一个质子变成中子(核的电荷数将因之减少1),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如果俘获的电子是K壳层的,称为“K电子俘获”;若俘获的电子是L壳层的,称为“L电子俘获”,以此类推。由于K壳层电子最靠近原子核,所以K电子最容易俘获,称为“K俘获”。
电子能级 : 分子中电子所处的能级。它的表达式为:式中m为电子质量,z为原子序数,e为电荷量,n为量子数,h为普朗克常数。分子中电子在能阶跃迁时产生电子光谱,由于电子能阶的差比振转能阶的差要大得多,所以电子光谱通常伴随着振转光谱,组成带状光谱。
电子极化 : 原子或分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其电子云对分子(或原子)骨架发生相对位移而成为偶极子的现象。在可见光或紫外线的交变电场中,分子的*定向极化与原子极化都跟不上电场的变化,因此可单独测出电子极化度,亦即“摩尔折射度”,从而确定分子的结构。
电子伏特 : 量度微观粒子能量的一种单位。以eV表示,等于一个电子通过电势差为1伏的电场时所获得(或减少)的能量。1eV=1.6021892×10-19J。1MeV=106eV,称为1兆(百万)电子伏特,它的一千倍以GeV或BeV表示,即1GeV=103MeV=109eV。
电解质 : 在合适的溶剂中能电离为两个或多个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一般可分为:(1)二元电解质。能电离为两个离子,如NaCl(1-1型),ZnSO4(2-2型);(2)三元电解质。能电离为三个离子,如Na2SO4(1-2型),CaCl2(2-1型);(3)四元电解质。能电离为四个离子,如K3PO4(1-3型),Al(NO3)3(3-1型)等。通常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又可分为强
电解池 : 一种由外界供给电能引起电化学反应的装置。主要部分包括两个电极与电解质,从反应物接受电子的一极称为阳极,向反应物供给电子的一极称为阴极。电解池的阳极接外电源的负极,阴极接外电源的正极,在电解池中进行的为自由焓增加(⊿GP.T.0)的化学反应。利用电解池可实现一般条件下不能直接被氧氧化或被氢还原的反应,因为
电离室 : 一种利用电离效应测量核辐射的探测器。主要结构为一个充有气体(如氩、空气等)的密封容器,内装有两个电极(如图)。工作时,两极间加以几百伏的直流电压。当带电粒子X射线或γ射线进入容器后,使电极之间的气体电离而产生正、负离子,这些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而形成电流。若配以弱电流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大量粒子电离电
电阻率 : 亦称“比电阻”。表征物质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即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物质的电阻值。电阻率越小,导电本领越强。常用的有下面两种规定:(1)长1厘米、截面积1平方厘米的导体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单位为欧·厘米; (2)长1米、截面积1平方毫米的导体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单位为欧·毫米2/米。在化学中都用第一种规定,如0.01
电离度 : 一般指溶液中电解质已电离成离子的分子数对其所含分子总数(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比值。对一种电解质说,溶液浓度愈小,电离度就愈大。不同电解质在同浓度时的电离度,比较小的为弱电解质 (如醋酸在0.1摩/升溶液中约为1.3%),比较大的为强电解质(如氯化钾在0.1摩/升溶液中约为86%)。目前已知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
电阻箱 : 由一组电阻值不同的电阻线圈装配而成的一种箱式可变电阻器。线圈一般用电阻温度系数较小的锰铜丝或康铜丝以无感应法绕成。有旋盘式和插栓式两种。使用时,调节箱上转盘或插栓,可以不连续地改变所用电阻的大小,并可直接读出其数值。在溶液的电导测定和电学测量中常用作较精密的电阻元件。电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