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苯基铅
    四苯基铅

    四苯基铅 : 化学式(C6H5)4Pb。分子量515.62。白色晶体。熔点225℃。沸点240℃(1,999.836帕)。不溶于水、极性有机溶剂,微溶于芳烃。加热至270℃以上分解为铅和联苯。在氯仿中与碘作用生成三苯基碘化铅。由氯化铅与苯基溴化镁(或苯基锂)在碘代苯存在下经低温反应而得。用作氯磺化反应、烯烃聚合反应催化剂,聚氯乙烯、硝化纤维

    0
  • 四甲基硅
    四甲基硅

    四甲基硅 : 简称“TMS”。化学式(CH3)4Si。分子量88.22。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比重0.648。沸点26~27℃。不溶于水,易溶于一般有机溶液。化学性质稳定。由于硅的电负性较低,对四个甲基上的氢原子影响较小,所以在核磁共振谱中能给出较强的信号和一个锐利的吸收峰,而其他一般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吸收峰都出现在它的左面。因此,在

    0
  • 四甲基锗
    四甲基锗

    四甲基锗 : 化学式(CH3)4Ge。分子量132.73。无色液体。比重1.006℃(0℃)。熔点-88℃。沸点43.4℃。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与氟化氢或氯化氢作用得三甲基氟化锗或三甲基氯化锗,与溴反应生成三甲基溴化锗。由四氯化锗与甲基溴化镁在二丁醚中或与二甲基锌在低温中反应制得。

    0
  • 四甲基锡
    四甲基锡

    四甲基锡 : 化学式(CH3)4Sn。分子量178.83。无色液体。有毒! 比重1.2905(25℃)。熔点-54.8℃。沸点78℃。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与浓盐酸缓慢作用生成三甲基氯化锡,与溴反应迅速形成三甲基溴化锡。由四氯化锡与甲基卤化镁在乙醚或丁醚中反应而得。用作乙烯聚合催化剂、镀锡原料和计数管填料以及合成聚酯润滑剂的抗磨剂等。

    2
  • 四乙基锗
    四乙基锗

    四乙基锗 : 化学式(C2H5)4Ge。分子量188.84。无色油状液体。比重0.991(24.5℃)。熔点-90℃。沸点162.5℃。溶于苯、乙醚。遇水分解。由四溴化锗与乙基溴化镁或乙基锂在乙醚中反应,也可由卤化锗与三乙基铝、氯化钠加热至80~130℃制得。用作低压乙烯聚合催化剂,生产高纯锗的原料等。

    0
  • 四乙基锡
    四乙基锡

    四乙基锡 : 化学式(C2H5)4Sn。分子量234.94。无色液体。有毒!比重1.187(23℃)。熔点-112℃。沸点181℃。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与溴作用生成三乙基溴化锡和二乙基二溴化锡。与三氯化铝作用生成二乙基二氯化锡。由四氯化锡与乙基溴化镁在乙醚或乙醚-甲苯混合液中反应而得。用作α烯烃、丙烯腈聚合催化剂,聚酰胺

    0
  • 四甲基铅
    四甲基铅

    四甲基铅 : 化学式(CH3)4Pb。分子量267.34。无色液体。有毒!比重1.995。熔点-27.5℃。沸点110℃。不溶于水,溶于苯、石油醚、乙醇等中。由氯化铅与甲基碘化镁或甲基锂在碘甲烷存在下反应而得。用作汽油抗震剂、烯烃等聚合反应催化剂。

    2
  • 四咪唑
    四咪唑

    四咪唑 : 商品名 “驱虫净”。学名“dl-2,3,5,6-四氢-6-苯基咪唑[2,1-b]并噻唑盐酸盐”。分子式C11H12N2S·HCl。分子量240.75。白色颗粒结晶。味苦。熔点260~264℃。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由氧化苯乙烯出发合成:广谱性驱肠虫药。对杀灭蛔虫、钩虫、蛲虫、鞭虫均有效。副作用有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及失眠等。

    0
  • 四(二甲胺)合钛
    四(二甲胺)合钛

    四(二甲胺)合钛 : 化学式Ti[N(CH3)2]4。分子量224.19。黄色液体。易水解游离出胺。与CS2作用,发生插入反应,形成Ti(S2CNR2)4。由LiN(CH3)2和四氯化钛作用而制得。

    0
  • 四乙基铅
    四乙基铅

    四乙基铅 : 缩写“TEL”,简称“四乙铅”。化学式(C2H5)4Pb。分子量323.4。无色液体。剧毒!可由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比重1.653。沸点约200℃(分解)。折光率1.5198。燃烧时伴有橘红色火焰。几乎不溶于水,溶于苯、石油醚、汽油,微溶于乙醇。工业上由铅、乙烯与氢反应制得:常用作汽油抗震剂以提高汽油的

    7
  • 四方烃
    四方烃

    四方烃 : 一种多面环烷烃。化学式C8H8。分子量104.15。闪光斜方晶体。熔点130~131℃(封闭管)。易升华。受热不稳定,加热至200℃分解。具有较高对称性和较大的张力。经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谱等方法测定,其碳-碳键键长(1.550±0.003)×10-8厘米,碳-氢键键长(1.06±0.05)×10-8厘米,碳-碳键键角为90.0±0.5°,证明其为立方体结

    0
  • 电子捕获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 : 依据电负性物质捕获载气电离后的电子为基础的一种色谱检测器。如图。主体为一空腔,载气从腔的一边经扩散网均匀地进入腔体,至另一端引出。在腔体内有一β放射源 (通常为3H或63Ni),当载气进入腔体后,经β射线照射而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N2→N2++e。在一直流电场(金属网为正极,放射源为负极)作用下形成一基始

    0
  • 电离截面检测器
    电离截面检测器

    电离截面检测器 : 气相色谱仪中的一种检测器。测定由放射源辐射出的β粒子与载气分子及被测组分碰撞使之电离而产生的电离电流大小的变化,来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纯载气得到的电离电流ic为:式中p为气体压力、V为检测器面积、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Qc为载气分子的电离截面积、K为常数(由电离室结构、极间距离等几何形状

    1
  • 四分法
    四分法

    四分法 : 一种试样缩分的方法。见“缩分”。

    0
  • 电磁分离法(同位素分离)
    电磁分离法(同位素分离)

    电磁分离法(同位素分离) : 利用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道曲率随质荷比不同而变化这一特性进行同位素分离的一种方法。先将同位素混合物在“离子源”中电离,形成离子,再用电场加速离子,射入具有均匀磁场的真空室中,在磁力作用下沿着圆周轨道运行(如图)。离子的质量越大,运动轨迹的半径也越大。因此在不同的半径上便可分别接收到

    1
  • 电极浓差电池
    电极浓差电池

    电极浓差电池 : *浓差电池的一种。指同一溶液但电极材料的浓度不同的电池。主要有气体电极浓差电池和汞齐电极浓差电池两类。前者如Pt,H2(p1)|HCl(C)|H2(p2)Pt,p1p2,p为氢气压力,根据能斯脱公式,电池的电动势后者如Cd-Hg(a1)|CdSO4(c)|Cd-Hg(a2),a1a2,a为镉在汞齐中的活度,电池的电动势因此,这类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仅决定于两

    0
  • 电子轰击离子源
    电子轰击离子源

    电子轰击离子源 : 质谱分析中一种使样品离子化的装置。在此装置中,由阴极发射出的电子经加速后在飞向阳极过程中,与由进样器输入的样品分子碰撞而引起电离。所产生的离子由静电透镜引出电离室,经加速、聚焦成一定能量和强度的离子束,通过出口狭缝进入质量分析器 (如图)。电离室通常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和温度。阴极发射的电子数

    0
  • 电催化作用
    电催化作用

    电催化作用 : 一种发生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有电荷转移的多相催化作用。主要特点是在电极界面上存在双电层和表面电场,但与一般的催化剂也存在的表面力场和电场不同,在电极表面上的电场强度和方向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从而改变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速度。换言之,改变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电位差,可以恰当地控制电极表面

    0
  • 电流滴定法
    电流滴定法

    电流滴定法 : 又称“安培滴定法”、“极谱滴定法”。一种仪器分析方法。根据极谱分析的原理,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滴加标准溶液,借滴定过程中扩散电流的改变以确定滴定的终点。在此外加电压下,被测物质在工作电极上还原(或氧化),由于浓差极化而产生扩散电流,然后滴加标准溶液,被测物质的浓度因化学反应而逐渐降低,扩散电流亦

    3
  • 电解质活度
    电解质活度

    电解质活度 :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活度。电解质在溶液中离解为阳离子、阴离子,其活度(a)可用离子活度(a+与a-)来定义。例如,氯化钠在溶液中电离为钠离子与氯离子(NaCl→Na++Cl-),故氯化钠的化学位9NaCl=μNa++μCl-,化学位与活度的关系为μi=μi°RT ln ai,因此定义对于Av+Bv-)型电解质的活度,式中a+、a-与v+、v-分别为阳、

    6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