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多)金属和金属簇
导读:双(多)金属和金属簇 : 将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与其他金属制成合金、双金属或多金属催化剂,可以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例如负载在含氯的γ-氧化铝上的铂-铼等双 (多) 金属重整催化剂,比仅含铂的重整催化剂有更优越的性能。无载体双金属催化剂制备一般用适当的金属盐混合物在氢气中还原或用硼氢化钠等还原剂
双(多)金属和金属簇 : 将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与
其他金属制成合金、双金属或多金属催化剂,
可以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
定性。例如负载在含氯的γ-氧化铝上的铂-铼
等双 (多) 金属重整催化剂,比仅含铂的重
整催化剂有更优越的性能。
无载体双金属催化剂制备一般用适当的
金属盐混合物在氢气中还原或用硼氢化钠等
还原剂还原。采用金属气化以及气体合金的
沥滤制备类似于Raney镍大表面积骨架型
双金属催化剂的方法也被应用。
应用高表面积载体可以提高合金、双金
属和多金属的利用率,使单位质量活性组分
能产生更高的活性。而且增强了抗烧结和抗
毒化的能力。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的性能与
载体表面金属浓度和制备方法有关。负载金
属量过大易使金属烧结,降低负载量使晶粒
减小,晶粒间距增大,提高金属分散度。通
常金属浓度在0.1%~1%之间可以得到比
较高的分散度。
不能形成体相合金的金属,当分散在载
体表面上时,也会产生合金的催化效应,这
是由于在高分散度状态时,金属间的强相互
作用导致形成载体表面的双金属或多金属原
子簇。金属簇是金属原子以很小的聚集体存
在的簇状化合物,载体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
度很高。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概念最早是从络合
催化剂中来的。将其应用到固体金属催化剂
中,可以认为金属表面也有几个、几十个或
更多个金属原子聚集成簇。70年代以来,根
据这一概念,提出了金属原子簇活性中心的
模型,用来解释一些反应的机理。
在络合反应中,金属簇是一种多核金属
络合物催化剂。此类络合物含有由金属原子
互相以金属键联结构成的骨架 (通常有三个
或更多的金属原子),与配位体络合形成较稳
定的化合物。这类催化剂由于金属原子排布
成严格的空间结构,并可含有多种不同的金
属原子。因此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在催化研究和工业上,双金属和多金属
催化剂多用于加氢、脱氢、氢解和异构化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