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
导读:乳化剂 : 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一种以微粒 (液滴或液晶) 分散于另一种中形成的体系称为乳状液。形成乳状液时由于两液体的界面积增大,所以这种体系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为使乳状液稳定需要加入第三种组分——乳化剂,以降低体系的界面能。乳化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起乳化作用。如果从表面活性剂溶剂起始,加入增溶
乳化剂 : 两种互不混溶的液
体,一种以微粒 (液滴或液晶) 分散于另一
种中形成的体系称为乳状液。形成乳状液时
由于两液体的界面积增大,所以这种体系在
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为使乳状液稳定需要
加入第三种组分——乳化剂,以降低体系的
界面能。乳化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
能是起乳化作用。
如果从表面活性剂溶剂起始,加入增溶
物 (如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加入的油性物
质),则成为增溶体系,如果所形成的胶束与
水的界面张力虽然较小,但是达不到超低
(即大于10-5N/m),随着增溶物的加入,即
成为乳状液。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功能,是由于表面张
力下降,吸附性、取向性、成膜性、胶束形
成能力、双电层的粒子斥力等因素,使不混
溶的液体容易生成乳液,而且赋予乳液以稳
定作用。对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功能,如动物胶
及其他蛋白质、卵磷脂、水溶性胶如阿拉伯
胶、藻酸钠、维生素衍生物、淀粉、聚乙烯
醇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可部分吸附在分
散粒子的表面,起着胶体保持剂作用,提高
物系的粘度,防止分散粒子的聚结,使乳液
稳定。
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有: ①内相的分
散程度;②界面膜的强度;③外相的粘度;④
相对体积比;⑤两相的密度。单纯以机械能制
备乳状液,得到的分散体系很不稳定,分散
相粒子很快地聚集,最终导致两相分离。
根据二相的分散情形乳状液分为两种:
油分散在水中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以O/W
表示;水分散在油中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以
W/O表示。还有复杂的水包油包水型乳状液
(以W/O/W表示) 和油包水包油型乳状液
(以O/W/O表示)。
对乳状液的鉴别有以下5种方法。
(1) 染色法 如在乳状液中加入油溶性
染料,如乳状液态体呈红色,则为W/O型乳
状液;如仅液珠带色,则为O/W型乳状液。
(2) 稀稀法 O/W型乳状液能与水混
溶; W/O型乳状液能与油混溶。
(3) 电导法 O/W型乳状液较W/O型
乳状液电导度大数百倍,通过后者的电路,氖
灯不能发亮。
(4) 滤纸润湿法 此法适于重油和水的
乳状液(除在纸上能铺展的油、苯、环己烷、
甲苯所形成的乳状液)。方法是将乳状液滴于
滤纸上,若液体能快速展开,在中心留下一
小滴油,则为O/W型;若不能展开,则为W/
O型。
(5) 光折射法 利用水和油对光的折射
率的不同来鉴别。令光从左侧射入乳状液,乳
状液粒子起透镜作用,若乳状液为O/W型,
粒子起集光作用,用显微镜仅能观察到粒子
左侧轮廓;若乳状液为W/O型,只能看到粒
子右侧轮廓。
乳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转相乳化法 比如制备O/W型乳
状液,可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类加热,使成为
液体,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热水。此时加
入的水形成细小的颗粒,形成W/O型乳液。
接着继续加水,当水量加到60%时,即转相
成O/W乳状液,余下水可快速加入。
(2) 自然乳化法 比如制备O/W型乳
液,可将乳化剂直接加到油相中,混匀后一
起加到水中,油会自然乳化分散。
(3)机械强制乳化法 机械强制乳化法
包括注口混合法 (将一种液体以极高的速度
注入另一种液体中)、高剪切法(用机械力产
生高剪切作用力,将被乳化物分散撕裂成微
小液滴)、简单混合法(利用过热蒸气产生的
空化效应形成乳化体)、超声波乳化法(利用
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形成良好的乳化体)。
常用的乳化设备有简单搅拌器、胶体磨、
高压阀均质器、用于高粘度物料的刮板式搅
拌机、低粘度用均质搅拌机、分散搅拌机、超
高剪切搅拌机、管道式搅拌器等。
乳化剂多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①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如硬脂
酸、油酸的钾、钠、三乙醇胺盐等; ②高级
脂肪醇硫酸酯盐,如十二醇硫酸钠和十六醇
硫酸钠; ③多元醇脂及其衍生物,如单硬脂
酸甘油酯、山梨醇脂肪酸酯系列 [商品名司
盘(span)]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商品名
(Tween)]、以及庶糖脂肪酸酯等;④聚氧乙
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最主要的是脂
肪醇和环氧乙烷的共聚物以及环氧乙烷和环
氧丙烷嵌断共聚物;⑤天然物质及其改性物,
如天然磷脂、洛朊、明胶,具有增稠作用的
膨润土、水辉石、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
或丁基纤维素,淀粉的改性物等; ⑥一些极
性有机物,如高级脂肪酸、脂肪醇等可作为
辅助乳化剂。
选择乳化剂时常根据乳化剂亲水亲油平
衡值(HLB值)。作为油包水(W/O)型乳化
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定为3.5~6.0,而
作为水包油 (O/W) 型的为8~18。
混合乳化剂比单一乳化剂效果更好。选
择混化剂的做法是首先估计被乳化物所需的
HLB值,而后采用逐步逼近法确定一组混合
乳化剂。结果必须不断通过实验验正。在根据
HLB值确定乳化剂时,有以下几条规律。①
多组优选。乳化剂宜兼具乳化和防破乳功能。
乳化和破乳是个动态平衡,亲水亲油失去平
衡,就会发生破乳; ②确定主组分,保证乳
液类型。对于O/W型乳液,以水溶性乳化剂
为主,对于W/O型乳液,以油溶物为主。③
计算为主,实验为辅。所计算的HLB值只能
给出大致范围,须以实验进行确证。
选择乳化剂还有以下三个规律: ①带电
粒子同性相斥,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构成的
乳化剂比较稳定; ②疏水基相似相容,乳化
剂的疏水部分与被乳化组分的疏水部分相似
时,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③成难散则易,成
易散则难。
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应用非常广泛。
在制备化妆品和液体洗涤剂中,选择乳化剂
和确定乳化工艺占有极重要地位。在创造冷
霜、护肤膏、洗发香波等化妆品时,必须使
用安全性高的乳化剂。
在食品工业上作为制造冰淇淋、蛋黄酱、
人造奶油、起酥油等使用的乳化剂有甘油脂
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卵磷脂、硬脂酰乳
酸钙等。
在农药工业中,乳化剂型是重要剂型,广
泛用到对农药稳定和对植物无不良影响的乳
化剂。
在纤维工业中,纤维制造过程中用到的
纺丝油剂、纺纱油剂大多使用乳化剂产品,这
些乳化剂还要求具有润滑性、阻电性、耐热
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