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溶性偶氮颜料
浏览: 0
导读:非溶性偶氮颜料 : 出现于19世纪后半期,最早的品种是以β-硝基苯胺和β-萘酚为偶合成分而制成的,可在木棉纤维上进行染色。目前,最重要的品种有: 由苯胺化合物和3-羟基-2-萘酰苯胺系化合物制得的萘酚系非溶性单偶氮颜料[1],它们也可作为染料。式中的R1、R2、R3、R4、R5、R6可为Cl、H、Me(甲基)、OMe、NO2及OEt等,不同的取代基
非溶性偶氮颜料 :
出现于19世纪后半期,最早的品种是以 β-硝基苯胺和β-萘酚为偶合成分而制成的, 可在木棉纤维上进行染色。目前,最重要的品种 有: 由苯胺化合物和3-羟基-2-萘酰苯胺系 化合物制得的萘酚系非溶性单偶氮颜料[1],它 们也可作为染料。式中的R1、R2、R3、R4、R5、R6 可为Cl、H、Me(甲基)、OMe、NO2及OEt等,不 同的取代基,颜色不同,大多为红、橙、棕色。由 于本品中含有酰胺基,所以具有碱性,其耐溶剂 性也很好,可用于粘胶纤维的染色、油墨的颜 料。由于有迁移性,不宜用作塑料及橡胶的着色。
[2]为由苯胺化合物和乙酰乙酰苯胺制得 的乙酰乙酰苯胺系单偶氮颜料。式中的R1、R2、 R3、R4、R5、R6可为H、Cl、NO2、Me、OMe、 H2NO3S等。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其颜色从黄至 橙。本品中的两个甲氧基有增色作用。由于在本 品中乙酰乙酰苯胺基中,在两个羰基之间所夹 的碳原子非常活泼,重氮盐的偶合即发生在此 位置。但此处也存在酮式及烯醇式两种表达方 式。本系颜料是由Hoechst公司于1910年首先 开发的,商标名为“Hansa”,例如最早的“汉沙 黄(Hansa yellow)”共有十多种。本系颜料的耐 晒、耐热、耐酸、耐碱性均很优良,是水溶性常温 干燥型涂料的重要颜料,也多用于油墨。但由于 耐溶剂性较差,且有迁移性,故不宜用于塑料及 橡胶制品的着色。用于油墨及涂料时,其着色力 比无机颜料高数倍,且色泽鲜明。因此,作为无 公害颜料而得到广泛应用。
[3]为由联苯胺化合物和乙酰乙酰苯胺制 得的乙酰乙酰苯胺双偶氮颜料。本系颜料是由 两个乙酰乙酰苯胺为偶合组分,以联苯胺衍生 物为重氮组分,二者偶合而成。其中R1、R2、R3、 R4可以为H、Cl、Me、OMe。色调主要是黄色或 橙色。本系特点是耐热性好,无迁移性,故适用 于塑料及橡胶;但耐光性差,不适于油墨。但由 于联苯胺的致癌性,已限制使用。
[4]是[3]的衍生物,由于在联苯胺上引入 了氯,及偶合组分乙酰乙酰苯胺的苯环上引入 了两个甲氧基及一个氯基,其结果是大大地改 善了耐光性、耐溶剂性及耐候性,且无色迁移 性,因而,既能用于塑料及橡胶,又能用于油墨。 [4]即C.I.颜料黄83。
[5]是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如果 以此为偶合组分,与[1]中的萘酚重氮组分进行 偶合,这样制成的颜料,有良好的耐光、耐热、耐 溶剂和耐迁移性。
[6]是5-(2′-羟-3′-萘酰胺基)苯并咪 唑酮,以此为偶合组分,与重氮组分偶合,所制 得的颜料,有优良的耐光性,耐气候性,耐溶剂 性,无迁移性。例如PV坚牢棕HFR等。
除上述外还有以下偶氮类颜料:[7]、[8]、 [9]等。
[7]称为萘酚甲酸类单偶氮颜料,其中R1、 R2、R3可以是SO3-、Me、Cl、COO-、OMe、H等, M为金属离子,可以是Ca、Sr、Ba、Mn、Na等。 此类颜料主要为黄色及橙色,也有红色。由于有 羧基存在,一般均制成盐,以色淀或色原体为其 特征。这类颜料耐溶剂性好、耐光性也很好,但 耐碱性差。它们的色泽都很鲜艳。
[8]称为萘酚磺酸类单偶氮颜料。此类颜料 的偶合组分为萘酚磺酸,重氮组分可以是苯 胺(其中R1、R2、R3可以是H、Cl、Me、COO-、 NH2、SO3-等);除苯胺外,重氮组分也可以是萘 胺,其中的R1、R2、R3与苯胺相同。由于偶合组 分中有磺酸基,一般均形成盐。M为金属离子, 可以是Ca、Ba、Sr、Mn等。
[9]为联苯胺-吡唑啉酮双偶氮颜料。其中 吡唑啉酮及其衍生物为偶合组分,联苯胺及其 衍生物为重氮组分。其中R1、R2、R3可以是H、 Cl、Me、OMe、COOC2H5等。此类颜料多数是 橙色或红色。它们的耐溶剂性、耐光性均较好, 多用于橡胶的着色。但由于联苯胺的致癌性,限 制了它的使用。现在已采用其他的重氮组分来 取代联苯胺,制成了“非联苯胺类双偶氮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