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

浏览: 0

导读:苯胺 : 又称氨基苯、苯基胺。自然界存在于靛蓝及煤焦油中。1826年O. Unverdorben首次得到。无色或浅黄色油状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随水蒸气一起挥发。在空气中或光照下颜色加深。相对分子质量93.13。相对密度1.0217。熔点-6.3℃。沸点184.4℃、102℃(6.67×103Pa)、92℃(4.40×103Pa)、68.3℃(1.33×103Pa)。闪点7

    苯胺 :


又称氨基苯、苯基胺。自 然界存在于靛蓝及煤焦油中。1826年 O. Unverdorben首次得到。无色或 浅黄色油状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 激性气味。随水蒸气一起挥发。在空 气中或光照下颜色加深。相对分子 质量93.13。相对密度1.0217。熔 点-6.3℃。沸点184.4℃、102℃(6.67×103Pa)、 92℃(4.40×103Pa)、68.3℃(1.33×103Pa)。 闪点79℃。燃点562℃。折射率1.5863。粘度0.377 Pa·s。溶于水:20℃时3.4、90℃时6.4,与乙 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混溶。本品蒸气与 空气组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9.22%~ 11.0%(体积分数)。碱性,与盐酸或硫酸生成 盐。化学性较活泼,可以烷基化、卤化、乙酸化、 重氮化、氧化、还原、磺化、硝化、缩合、环化。本 品特别容易氧化。本品有剧毒。可经皮、经口或 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中毒后,引起高 铁血红蛋白的增加及刺激神经中枢而产生“苯 胺狂”症。大鼠经口LD50440mg/kg。工作场所 最高允许浓度5×10-6
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染料和医 药的原料;橡胶硫化剂及异氰酸酯的原料;除草 剂、杀虫剂、落叶剂、动物驱虫剂的原料;也用作 硫化促进剂、防老化剂的原料;汽油抗爆剂、防 锈剂、照相材料的原料等。
制法:①较老的方法是以硝基苯为原料, 以铁粉为催化剂在盐酸中进行还原。副产泥渣 可作为铁颜料。
②气相氢化法。以硝基苯为原料,以镍 或铜为催化剂,在固定床或流化床中,在300~ 475℃下加氢还原。
③ 以硝基苯为原料,在氯化亚铁溶液中, 用铁粉进行液相还原。反应在100℃下进行。反 应完成后,除去氧化铁泥渣,液体分为水层及有 机层,将有机层分出,进一步减压精馏,浓缩,可 制得[1]。或将其溶于乙醚中,进一步精制。
④ 以苯酚为原料。在硅铝催化剂的作用 下,在1.0~3.0MPa、400~480℃下,与氨进行 气固相催化反应,可制得[1]。本工艺的副产品 为二苯胺及咔唑。本法的苯胺的选择性收率为 90%。
⑤ 以氯苯为原料,在铜(I)盐及氯化铵的 作用下,与氨水溶液在180~200℃。及5.0~ 6.5MPa下进行反应,可制得[1]。本工艺的副产 品为二苯胺、氯化铵和苯酚。总收率为95% 左右。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