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污染
导读:氰污染 : 氰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源,除丙烯腈生产厂、腈纶生产厂、合成氨厂和焦化厂等重要污染源外,还有不少农药、医药、颜料和染料产品以丙腈、丁二腈、苯二腈、氰基乙酸和氰尿酰氯等氰化物为原料和中间体,在其生产过程中常有氰化物随废水和废气排入环境。由工业污染源进入环境的氰化物主要有两类: 一类为无机
氰污染 : 氰化物对
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源,除丙烯腈
生产厂、腈纶生产厂、合成氨厂和焦化厂等
重要污染源外,还有不少农药、医药、颜料
和染料产品以丙腈、丁二腈、苯二腈、氰基
乙酸和氰尿酰氯等氰化物为原料和中间体,
在其生产过程中常有氰化物随废水和废气排
入环境。
由工业污染源进入环境的氰化物主要有
两类: 一类为无机氰化物; 另一类为有机氰
化物(或称腈化物)。无机氰化物中氢氰酸、氰
化钠、氰化钾均属剧毒类物质。金属与氰的络
合物大多为低毒类物质,但排入水体后在阳
光照射或与酸性物质作用等条件下,也能分
解出一定数量的游离氰,从而造成危害。有机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在生物代谢过程中
产生氰离子的速度和数量,丙腈、丙烯腈、偶
氮二异丁腈属高毒类物质,乙腈属中等毒类
物质。
根据中国环境标准,废水中氰化物的最
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5~1.0mg/L(按排入水
域的类别而异,详见GB 8978—88);地面水
中氰化物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5~0.2mg/
L(按水域类别而异,详见GB 3838—88);居
住区大气中丙烯腈最高允许日平均浓度为
0.05mg/m3。固体废物如浸出液中氰化物的
浓度超过1.0mg/L,则鉴别为危险性
废物。
氰污染的防治首先应从生产过程中将氰
化物的流失量降低到最低水平,采取严格措
施杜绝各种形式的泄漏,防止不正常排放与
事故排放。对使用剧毒氰化物为原材料的生
产过程,应着重开发新的原料路线,采用无
氰工艺。高浓度含腈废液多为生产过程中的
副产物,应首先充分综合利用; 对暂时无法
利用的含腈废液,国内外均普遍采用焚烧法,
在高效能的焚烧炉内进行完全无害化处理。
低浓度含氰 (腈) 废水的净化方法有碱性氯
化法、臭氧法、加压水解法和生化法等,前
两种方法在工业上应用较少,加压水解法、生
化法或加压水解-生化两级处理法在工业上
应用较广,处理后废水含氰量可达到排放标
准。低浓度含氰废水经生化处理后返回生产
中循环使用,已在中国中小合成氨厂普遍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