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醇

浏览: 0

导读:苯甲醇 : 又称苄醇α-羟基甲苯。自然界以酯类或游离醇存在于茉莉油、依兰依兰油、月下香油等中。1882年由W(o|¨)hler等首先合成。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芳香气味及强烈的烧焦味。相对分子质量108.14。相对密度1.0454、1.0441(25/25℃)。熔点-15.3℃。沸点205.35℃、189℃(6.67×104Pa)、183.0℃(5.33×104Pa)、160℃(2.67

    苯甲醇 :


又称苄醇α- 羟基甲苯。自然界以酯类或游离 醇存在于茉莉油、依兰依兰油、月 下香油等中。1882年由W(o|¨)hler等 首先合成。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 的芳香气味及强烈的烧焦味。相 对分子质量108.14。相对密度 1.0454、1.0441(25/25℃)。熔点-15.3℃。沸点 205.35℃、189℃(6.67×104Pa)、183.0℃(5.33× 104Pa)、160℃(2.67×104Pa)、141、7℃(1.33× 104Pa)、129.3℃(8.00×103Pa)、119.8℃(5.33× 103Pa)、105.8℃(2.67×103Pa)、92.6℃(1.33× 103Pa)、80.8℃(6.67×102Pa)、58.0℃(1.33× 102Pa)。闪点94℃(闭式)。燃点436℃。粘度5.037 mPa·s(25℃)。折射率1.5396。微溶于水(20℃时 3.9),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易氧化生成苯甲 醛,有杏仁味。本品与六氯乙烷、对甲酚、乙二 醇、硝基苯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本品含量分别 为(%)∶12.0、62.0、46.5、62.0,共沸点分别 为:182℃、206.8℃、103.4℃、204.2℃。与空气形 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1.3%~13.0%(体积分 数)。羟基因受苯环的影响,其化学活性较强。脱 氢生成苯甲醛;氧化生成苯甲酸;氯化生成苯甲 酰氯;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苄;在强酸作用下,两 分子本品缩合生成苄醚;与乙烯加成,生成苄基 乙烯醚;与酸反应,生成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苯反应,生成二苯甲烷;在酸作用下,与醛反应, 生成缩醛;苄环上可以进行加氢反应,生成环已 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缩聚。大鼠经口LD50 3100mg/kg。
用途: 本品为最简单的芳醇,是我国 GB2760—1996规定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 用作食品添加剂,用于软饮料、冷冻食品、糖果、 焙烤食品、口香糖;配制樱桃、葡萄、柑橘、香蕉、 可可、柠檬等果香型香精;用作定香剂或直接用 于化妆品;用作照相显影助剂、油分散型显影液; 制备某些香料酯的原料,如苯甲酸、甲酸、乙酸、 丙酸、异丁酸、异戊酸、苯乙酸、水杨酸、桂皮酸 等的酯类;用作溶剂,用于涂料、油墨、圆珠笔油 等;用作助溶剂,用于合成纤维、PVC;用作染色 助剂,用于酸性染料、金属络合染料染羊毛及尼 龙时的助染剂;医药方面用作维生素B注射液的 溶剂及局部麻醉剂;用作地毯去油剂、焊口清洗 剂、化妆品添加剂、驱虫剂、链转移剂、有机玻璃 溶剂;用作增塑剂及PVC稳定剂的原料;间甲 酚及对甲酚的萃取蒸馏剂。
制法:①苄氯水解,在苄氯中加入碳酸钠 和水,长时间加热,分解后,再精馏精制。反应温 度为95~105℃。
②苯甲醛法(康尼查罗反应)。在苯甲醛的 甲醇溶液中加入福尔马林,加热至65~74℃,再 加入氢氧化钾,进一步加热,使其反应,可制 得[1]。
③苯甲醛催化加氢,可制得[1]。
④ 以甲苯为原料,在无催化剂下,在 170~220℃及1~1.5MPa下进行氧化,生成过 氧化氢化苄,此物在10~20℃下用亚硫酸钠还 原,可制得[1]。

如果以乙酸钯为催化剂在乙酸中进行氧化,则 生成乙酸苄酯,然后水解,也可制得[1]。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