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吡啶缓蚀剂
导读:2-甲基吡啶缓蚀剂 : 194.1 简介产品为无色油状液体从煤焦油中提取,有吡啶臭味,熔点-69℃,沸点129~130℃,相对密度(20℃)为0.944 g/cm3,折射率(20℃)为1.510,闪点为29.8℃,自燃点为537.8℃,可溶于丙酮、乙醚,与水或乙醇可相互混溶。本品属吸附成膜型缓蚀剂,可吸附在金属表面产生屏蔽效应,阻碍酸液中的氢离子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2-甲基吡啶缓蚀剂 : 194.1 简介
产品为无色油状液体从煤焦油中提取,有吡啶臭味,熔点-69℃,
沸点129~130℃,相对密度(20℃)为0.944 g/cm3,折射率(20℃)为
1.510,闪点为29.8℃,自燃点为537.8℃,可溶于丙酮、乙醚,与水或乙
醇可相互混溶。本品属吸附成膜型缓蚀剂,可吸附在金属表面产生屏
蔽效应,阻碍酸液中的氢离子对金属表面的腐蚀。其化学式为
C6H7N。
194.2 制造方法
(1)配方
原料 用量/kg
乙醛 154
液氨 46
催化剂 适量
助催化剂 适量
(2)生产工艺
1)将乙醛与液氨经过预热送入催化反应器,反应温度为350~
500℃,以三氧化二铝为催化剂,金属氧化物为助催化剂。
2)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冷凝后经过脱水处理,再进行分馏、精制,即
可得到2-甲基吡啶产品。
2-甲基吡啶生产工艺流程图
1—反应器;2—催化反应器;3—精馏釜;4—粗品接收罐;
5—冷却器;6—前馏分接收罐;7、8—产品接收罐
194.3 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外观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密度(20℃)/(g/cm3) 0.925~0.955
沸程(126~131℃时馏出量)/% ≥95.0
194.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施工前将本品按0.3%~0.5%的浓度加入酸液中,混匀即可。本 品液体及蒸气刺激皮肤和黏膜,能使神经中枢麻醉,并会引起流泪、流 涎、咳嗽、眩晕、头痛、疲劳、呼吸急促、四肢麻木和昏睡等症状。当其 与皮肤接触时,会发生独特的皮炎,使皮肤脱脂并致皮裂并伴有剧烈 的灼痛,故应注意防护。
产品用镀锌铁桶包装,在装卸过程中,要轻搬轻放,严禁猛力摔 打。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及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下,要远离热源并避 免阳光直接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