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
浏览: 1
导读:苯 : 最简单的芳烃。1825年M.Faradal从压缩的汽油中发现了苯的存在。1849年C.Mansfield从煤焦油中首次分离出苯。苯的分子式是1853年提出的。苯的环状结构式[2]是1865年由A.Kekule提出的,目前还在应用,但应注意,该结构式中实际并不存在单、双键的区别,因此,除结构式[2]外,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即电子云结构式[1]。苯是一种无色
苯 :
最简单的芳烃。1825年M. Faradal从压缩的汽油中发 现了苯的存在。1849年 C.Mansfield从煤焦油中首 次分离出苯。苯的分子式是 1853年提出的。苯的环状结 构式[2]是1865年由A.Kekule提出的,目前还 在应用,但应注意,该结构式中实际并不存在 单、双键的区别,因此,除结构式[2]外,还有一 种表达方式,即电子云结构式[1]。苯是一种无 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易燃。相对分 子质量78.11。相对密度0.8765。熔点5.53℃。沸 点80.10℃。闪点-11.1℃(闭式)。燃点538℃。折 射率1.5011。粘度0.6468mPa·s(20℃)。 蒸气压(×103Pa): 3.55(0℃)、9.97(20℃)、13.3 (26.08℃)、35.7(50℃)。微溶于水(25℃时0.188), 与乙醚、乙醇、丙酮、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等混 溶。与水、甲醇、乙醇、正己烷和环己烷等形成共 沸混合物,本品含量(%)分别为91.17、60.4、 67.6、5.0、55.0,共沸点(℃)分别为: 69.25、 58.34、68.24、68.87、77.50。本品与水、乙醇,水、 正丙醇等可形成三元共沸混合物,其中本品与 水的含量(%)分别为74.4+7.4、82.4+8.6,共沸 点分别为64.86℃、68.48℃。本品蒸气与空气形 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5%~8.0%(体积 分数)。本品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 易发生氧化反应或加成反应,但易与亲核试剂 发生卤代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在催化剂 作用下也可发生烷基化、酰基化反应。在高温及 催化剂作用下也可发生氧化及加成反应。在铜、 铁、镍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缩合生成二联苯及多 联苯。在更高温度下,可以开环断链。苯蒸气有 毒,严重情况下,可引起抽筋,甚至失去知觉。对 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大鼠经口LD505700 mg/kg。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各国规定不 同,我国为40mg/m3,居民区为2.4mg/m3。
用途: 苯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也是精细化工不可缺少的溶剂及原料。可以经 取代、烷基化、酰基化、加成、卤代、硝化、磺化、 氧化、加氢等反应,制备许多衍生物,这些衍生 物都是重要的中间体,广泛用于香料、洗涤剂、 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染料、颜料、 塑料、橡胶、涂料、粘合剂、增塑剂、聚合引发 剂、农药、医药、炸药、合成树脂、溶剂、润滑剂 等方面。
制法: 最早是从煤焦油中分离提取,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从石油 催化重整馏分中提取苯及从石油烃类合成苯等 方法得到大力发展。
①从煤焦油或焦炉气的轻油组分中提取。
②石油催化重整得到的重整油,经精制分 离后,再用溶剂萃取获得混合芳烃,然后减压精 馏分离精制,可获得[1]。
③环己烷脱氢,在催化剂(MoO3)、(Cr2O3)、 Pt等作用下,在450~600℃及1.5MPa下脱氢, 可制得[1]。
④ 甲苯加压催化歧化,同时生成[1]及二 甲苯,然后分离,可制得[1]。
⑤ 甲苯催化加氢脱烷基,可制得[1]。
⑥ 由乙炔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