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和塑料薄膜胶粘剂
导读:塑料和塑料薄膜胶粘剂 : 114.1 简介由于塑料与塑料薄膜(尤其是农用塑料薄膜)用量相当大,用途也相当广泛,因此市场上对塑料胶粘剂的需求量相当大。这类胶粘剂一般以溶剂型复配方较多,也有许多由合成树脂组成。114.2 制造方法(1)聚氯乙烯塑料胶粘剂1)硬质聚氯乙烯:配方1:原料 用量/kg环己酮 100聚氯乙烯粉末 20~25配方2:原料
塑料和塑料薄膜胶粘剂 : 114.1 简介
由于塑料与塑料薄膜(尤其是农用塑料薄膜)用量相当大,用途也
相当广泛,因此市场上对塑料胶粘剂的需求量相当大。这类胶粘剂一
般以溶剂型复配方较多,也有许多由合成树脂组成。
114.2 制造方法
(1)聚氯乙烯塑料胶粘剂
1)硬质聚氯乙烯: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环己酮 100
聚氯乙烯粉末 20~25
配方2:
原料 用量/kg
过氯乙烯树脂 20
二氯乙烯 80
配方3:
原料 用量/kg
环己酮 50
四氢呋喃 50
聚氯乙烯碎片 5
生产工艺:将上述固体粉末充分溶解在溶剂中,搅拌至透明止。
2)软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2
聚氯乙烯 2
四氢呋喃 7.5
环己酮 6.4
二氯甲烷 2.25
丙酮 81
生产工艺:先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置于容器内,然后加入四氢呋
喃,搅拌均匀至透明(注意一定要透明),再加入环己酮、二氯甲烷,搅
拌均匀。
该配方可用于高压聚氯乙烯薄膜的粘接,大量使用在香烟防潮塑
料上。其成本低、粘接速度快。
配方2:
原料 用量/kg
丙烯酸甲酯 25
丙烯酸乙酯 5
羟甲基丙烯酰胺 1
过氧化苯甲酰 0.5
三氯甲烷 68
无水乙醇 0.5
生产工艺:在带有冷凝器的三口瓶中加入三氯甲烷和无水乙醇、
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羟甲基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酰,在70℃左
右回流聚合约4 h,即得成品。
本产品可胶接高压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其胶粘强度好、速度快,
适用于多种塑料薄膜胶粘。
(2)聚苯乙烯胶粘剂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甲苯 100
二氯乙烷 40
聚苯乙烯 40~50
配方2: 用量/kg
醋酸异戊酯 60
三氯甲烷 13
丙酮 20
聚苯乙烯 7
生产工艺:按顺序的比例将上述原料混合搅匀至透明即可。
(3)ABS塑料胶粘剂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甲苯 50
二氯甲烷 50
ABS粉末 15
配方2: 用量/kg
丙酮 50
乙酸乙酯 50
ABS粉 40
生产工艺:将上述配方的原料搅匀至透明即可。
(4)聚乙烯塑料胶粘剂
配方
原料 用量/kg
丁基橡胶 100
萜烯树脂 30~40
石油醚 250
溶剂汽油 250
生产工艺:在双辊机上将丁基橡胶和萜烯树脂粉按上述比例,在
室温下进行塑炼10~15 min,拉成片材、剪成小块,置于容器中,加入石
油醚、溶剂汽油,充分搅拌均匀至呈半透明胶浆,即可使用。这种胶对
胶接聚乙烯薄膜强度较好,但对要求较高强度的聚乙烯制品。则需经
表面处理或其他加工。
(5)有机玻璃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三氯甲烷 100
有机玻璃碎片 10~15
配方2:
原料 用量/kg
苯酚(又名石碳酸) 100
冰醋酸 100
有机玻璃 适量
配方3:
原料 用量/kg
甲基丙烯酸甲酯 40
过氧化苯甲酰 0.2
有机玻璃碎片 适量
生产工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至透明即可。
(6)氯化聚醚树脂(PENTON)
氯丁橡胶加三苯甲烷异氰酸脂。操作时先将被粘物件表面涂上
一层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待晾干后,再涂上氯丁橡胶(浓度30%)。
每隔10 min涂1次,只涂3~4次,胶层厚0.5 mm左右,便可使塑料牢
固粘接。
(7)尼龙(聚酰胺)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苯酚 50
二氯乙烷 30
尼龙粉 20
配方2:
原料 用量/kg
苯酚 100
水 8~10
尼龙粒或碎片 5~7
配方3:
原料 用量/kg
甲酸 100
尼龙 10~15
(8)聚碳酸酯塑料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三氯甲烷 150
二氯乙烷 80
聚碳酸酯 45
配方2:
材料 用量/kg
三氯甲烷 100
聚碳酸酯 60~75
(9)三聚氰胺树脂塑料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尿醛树脂胶 10
氯化铵溶液(80%) 3~4
配方2:
原料 用量/kg
环氧树脂(E51) 51
聚酰胺(651#) 40~60
红木粉或碎棉纱 适量
(10)纤维素塑料(赛璐珞)
配方1:
原料 用量/kg
丙酮 25
醋酸乙酯 15
醋酸丁酯 56
赛璐珞 4
配方2:
原料 用量/kg
乙醇 80
醋酸乙酯 20
纤维素塑料 10
配方3:
原料 用量/kg
丙酮 40
醋酸乙酯 20
纤维素塑料 20
生产工艺:以上各配方均为各组分充分搅拌均匀后使用。
114.3 难粘塑料的表面处理
对于聚烯烃来说,由于表面能低,属于非极性高分子材料,采用
一般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均得不到理想的粘接牢度,如采用浓硫
酸腐蚀、重铬酸盐腐蚀、喷砂、电火花轰击等亦效果不大。通常采用的
办法是在萘蒸气保护下用金属钠处理,缺点是对大面积粘接有
困难。
“日本三井东亚化学”有一种技术称为“UCC”法,是未发表的属于
特殊的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使制品表面产生很多极性基,利用此极
性基与金属间的化学结合力,可增强聚烯烃与胶的粘接力。
国内的方法是先将聚烯烃制品表面引入一种由某些无机微粒(导
电体或非导电体)为主要成分的“骨架材料”,使之在大气隔绝的条件
下,经过瞬时高能量红外光的辐射或火焰喷射后,再经骤冷,就可能使
这些引进的表面牢固地覆盖上一层非热塑性涂层,利用这些涂层粒子
的表面特性,使烯烃制品具备可粘接性或导电性。
其工艺图如下:
一般可采用酚醛、醇酸、硝基等清漆作涂覆层。
电镀可按一般电镀工艺进行,但要求被镀表面电阻应足够低。要 是表面电阻不够低,可加涂一层胶体石墨后再进行电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