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剂

浏览: 0

导读:抗静电剂 : 71.1 简介物体摩擦后之所以能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是由于物体为绝缘体,所生成的电荷不能被传导出去的缘故,这种储存起来的电荷通常称为静电。合成纤维在纺织时由于纺速很高,对产生的静电不做适当处理,由于纤维间电荷互相排斥,会造成纺纱无法进行。消除静电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在发生静电物体表面涂上涂层消除静电,

    抗静电剂 : 71.1 简介
物体摩擦后之所以能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是由于物体为绝缘 体,所生成的电荷不能被传导出去的缘故,这种储存起来的电荷通常 称为静电。合成纤维在纺织时由于纺速很高,对产生的静电不做适当 处理,由于纤维间电荷互相排斥,会造成纺纱无法进行。
消除静电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在发生静电物体表面涂上涂层消 除静电,这种涂层称之谓抗静电剂,一般为各类表面活性剂,通常是加 入油剂和树脂整理剂配合使用。
71.2 制造方法
(1)阴离子型抗静电剂
在表面活性剂中,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品种最多主要为油脂、脂 肪酸和高碳脂肪醇的硫酸化物(如烷基磺酸盐),其中铵盐和乙醇铵盐 效果较好,而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磷酯类特别有效。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结构式:


其中,R为异构烷基。
配方:烷基酚聚氧乙烯1 mol,乙醇胺(12%~15%)若干,氨基磺酸 粉末1.5 mol,氢氧化钠若干。
生产工艺:在三口瓶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396 g,温度在115~ 120℃下,于10~15 min内加完氨基磺酸粉末103 g,然后在120~125℃ 下搅拌,保温1 h,冷却至70℃,得到棕色黏稠液。加入乙醇胺中和,使 pH达7.5~8.5,再用乙醇胺水溶液将产品稀释至有效物含量为 58%~60%,再用NaOH中和上述产物,经反应,得到产品。
2)磷酸酯抗静电剂:


单酯



双酯


其中,R为烷基、芳基、乙氧基等,M为Na、K、NH4、NH2、NH(CH2)、 OH等。
配方:醇2~4 mol,次亚磷酸醇量的1%,五氧化二磷1 mol。
生产工艺:按配方量进行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60~70℃,反应时 间4~5 h。
(2)阳离子型抗静电剂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通常都有较高的抗静电能力,主要用于织物整 理。用作抗静电的阳离子有两大类:一类是季铵化合物,一类是脂肪 酸酰胺类抗静电剂。季铵化合物的代表是抗静电剂TM,TM对锦纶、 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有优良的抗静电效果,经其处理,织物的电阻一 般均可降低到106Ω左右。抗静电剂TM可作锦纶、腈纶等合成纤维丝 油剂的重要组分。
配方:三乙醇胺1 mol,硫酸二甲酯3 mol。
生产工艺:将三乙醇胺和硫酸二甲酯按配方量加入反应釜中,温 度80℃,反应8 h。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