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负性

浏览: 1

导读:电负性 : 各种元素的中性原子吸引成键电子对的相对能力的度量。吸引电子的倾向与原子核对最外层价电子吸引的有效正电荷成正比,与核的有效正电荷和价电子间的平均距离成反比。即吸引电子的倾向愈大,电负性愈大,非金属性也愈大。电负性的相对值可用多种方法来确定,例如从电离势和电子亲合势、从反应热和键能等得到的电负性递

    电负性 : 各种元 素的中性原子吸引成键电子对的相对能力 的度量。吸引电子的倾向与原子核对最外 层价电子吸引的有效正电荷成正比,与核 的有效正电荷和价电子间的平均距离成反 比。即吸引电子的倾向愈大,电负性愈大, 非金属性也愈大。电负性的相对值可用多 种方法来确定,例如从电离势和电子亲 合势、从反应热和键能等得到的电负性递 增的顺序通常如下:Cs、Rb、K、Na、Li、 Ba、Sr、Ca、Mg、Be、Al、Zu、Cd、In、Tl、 Pb、Sn、Ge、Si、Hg、B、Bi、Sb、As、P、H、 Te、Se、C、I、S、Br、N、Cl、O、F。过渡金属 相当Mg到Sb的位置。一般采用鲍林 (Pauling)电负性数值,从电负性最小的 Cs(为0.7)到电负性最大的F(为4)。氢 原子的电负性数值为2.1,金属元素的原 子其数值大多小于1.9,非金属元素原子 的电负性数值则都大于1.8。两种元素的 原子形成化合物时,它们的电负性数值的 差值愈大,其键的离子性愈强,差值逐步减 小则键的性质逐步转向极性共价。电负性 差值为零的原子(即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为 非极性共价键。例如,NaF、HCl、H2等。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