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

浏览: 0

导读:601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 : 25.1 简介减水剂也称塑化剂,是指在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能使单位用水量减少;或在不改变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或同时有以上两种效果的外加剂。在保持混凝土物理性和相同流动性及硬化混凝土有相近强度时,加入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的用量。减水效果十分显著的称为高效减水剂。

    601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 : 25.1 简介
减水剂也称塑化剂,是指在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能使 单位用水量减少;或在不改变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可改善混凝土的 工作性或同时有以上两种效果的外加剂。在保持混凝土物理性和相 同流动性及硬化混凝土有相近强度时,加入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的用 量。减水效果十分显著的称为高效减水剂。
三聚氰胺(密胺)减水剂系阴离子系、早强、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 该减水剂的特点是对各种水泥的适应性强,坍落度稳定,减水率高(高 达33%),且成本较低,是一种优良的减水剂。
25.2 制造方法
本方法采取的工艺可分为单体配制、单体磺化和单体缩聚3个 步骤。
1)单体合成:以三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取一定比例,在一定温度下 反应生成六羟甲基三聚氰胺。
反应式如下:

反应的关键是控制好反应的温度、酸度和甲醛的量。
2)单体的磺化:将合成的单体用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本方法 采用的是焦亚硫酸钠,反应过程相似)等作磺化剂。其反应式如下:

通过反应可制得三磺酸盐。这一步也要控制反应物的量。
3)单体的缩合:将上述磺酸盐置于一定的介质条件下(通常采用 酸性催化剂),可以使羟基之间缩合而生成醚键。其反应示意如下:

由于以上的磺化及缩合反应,羟甲基三聚氰胺和三磺基钠单体之 间能以醚键相互连接起来,制成能溶解于水的线型高分子,这种水溶 性高分子可以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上起到分散作用,从而达到减水的 目的。
主要原料及配比:
原料 用量/kg
甲醛(37%) 400
三聚氰胺(≥98.5) 100
焦亚硫酸钠 155.5
水 400
对苯二酚 0.2
对苯二甲酸 1.6
硫酸 1.6
萘磺酸(≥95) 4.5
甲基硅油 1.2
火碱(40%) 7
25.3 生产工艺
称取甲醛200 kg,调pH=9.3,加入反应釜中。加入100 kg三聚氰 胺,开动搅拌,升温溶解。升温到70℃,再加入200 kg甲醛,升温至 80℃,保温20 min。事先用水400 kg溶解焦亚硫酸钠150.5 kg,99~ 102℃保温5.5 h。降温至85℃,加入硫酸1.6 kg,对苯二甲酸1.6 kg, 萘磺酸4.5 kg,5 min后,立即加入对苯二酚0.2 kg,甲基硅油1.2 kg, 迅速降温至50~60℃,加火碱调pH=9,抽真空45 min以除去多余的 残余单体,80目锦编筛过滤出料。
25.4 分析方法
(1)减水率的测定方法
称标准32.5#水泥270 g,119 g,标准砂675 g,加入减水剂2.7 g, 搅拌3 min,在跳桌上振动30次(每分钟1次),测得减水率。
(2)扩散性的测定(简易法)
将89 mL水加入300 g标准水泥中,用炒勺搅匀,3 min后迅速倒 在水平的玻璃板上(400 mm×400 mm),测其直径≥200 mm为合格。
也可采用GB8077—2000中规定的方法检验。

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一等品 合格品 实测报告
减水率/g ≥12 ≥10 ≥18
泌水率/% ≥90 ≥95 ≥85
含气量/% ≤3.0 ≤4 3.0
凝结时间差
min
初凝 -90~+120 -60~+100
终凝


续表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一等品 合格品 实测报告
抗压强度比/%,≥ 130 3d 130 120
7d 125 115 126
28 d 120 110 120
检验结论 已检项目均合格
备 注 按水泥掺量0.75%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