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
浏览: 6
导读: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 : 亦称“酸碱质子理论”。由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J.N.Brö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里(T.M.Lowry)于1923年提出。他们认为凡能释放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H2O、HCl、NH4+、HSO4-等)称为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H2O、NH3、Cl-等)称为碱。因此,一种酸释放质子后即成为碱,称为该酸的共轭碱;同样一种碱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 : 亦称“酸碱
质子理论”。由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J.N.Brö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里(T.M.Lowry)于1923年提出。他们认为凡能释
放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H2O、HCl、NH4+、
HSO4-等)称为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
离子(如H2O、NH3、Cl-等)称为碱。因
此,一种酸释放质子后即成为碱,称为该酸
的共轭碱;同样一种碱与质子结合后,形成
对应的酸,称为该碱的共轭酸。以通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