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智能测调注聚工具对聚合物性能影响实验分析-辽宁化工2022年05期
导读:摘 要:油田注聚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通过注聚最大限度驱替油藏中的剩余油和残余油。油田根据油藏需求采用不同的注聚工艺及工具把聚合物注入到地层里,整个流程聚合物要经过地面泵注系统、油管、注聚工具等。聚合物实际注入地层的黏度对提高驱油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聚合物在流动过程中因压差作用会存在分子链
摘 要:油田注聚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通过注聚最大限度驱替油藏中的剩余油和残余油。油田根据油藏需求采用不同的注聚工艺及工具把聚合物注入到地层里,整个流程聚合物要经过地面泵注系统、油管、注聚工具等。聚合物实际注入地层的黏度对提高驱油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聚合物在流动过程中因压差作用会存在分子链剪切,降低聚合物的黏度,在聚合物流经注聚工具时效果更为明显,实际注入地层的聚合物黏度会小于地面井口的聚合物黏度。由于聚合物的黏度损失主要集中在井下注聚工具,因此有必要研究注聚工具对聚合物黏度的剪切作用,即降黏效果。针对海上油田常用的智能测调注聚工艺及工具,进行智能测调工具的聚合物黏度剪切损失试验,分析智能测调注聚工具对聚合物的降黏影响,并根据试验数据,提出注聚方式及工具使用优化建议。
关 键 词:智能测调;注聚工具;聚合物;黏度
中图分类号:TQ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2)05-0609-05
油田注聚是提高采收率常用的方式之一,聚合物从增压泵经地面设备管汇、油管和井下注聚工具最终注入到地层[1]。聚合物黏度是驱油效果的一项关键技术指标[2],实际上,聚合物从地面到进入地层,由于压降剪切的作用,最终注入地层的聚合物黏度与最初配制好的聚合物黏度值有一定程度的差别[3]。因此有必要了解油田上采用的注聚工艺技术以及配套的测调注聚工具,并通过实验分析井下注聚工具对聚合物黏度值的影响,为选择注聚工艺方式和注聚工具提供指导建议[4-5]。国内油田井下分层注聚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注聚,包括螺旋槽式分层注聚、同心双管分层注聚、智能测调分层注聚,这些工具对聚合物黏度均有不同效果的影响[6-7]。螺旋式分层注聚工艺在陆地油田应用较多,由于采用螺旋流道结构,对聚合物剪切作用较小,具有较好的保黏效果[8]。该工具单层最大注聚量不超过260 m3·d-1,而海上油田单层最大配注量可达800 m3·d-1,螺旋式分层注聚工具不适用于海上油田注聚井。同心双管分层注聚方式在渤海油田应用广泛,早期所有的分层注聚井均采用该方式,具有注聚排量大、注聚量调节简便的优势,同时油管环空形成的流道结构对聚合物的降黏影响较
小[9-10]。智能测调分层注聚工艺是一种最新的分层注聚方式,具有注聚层数多、注聚量大的优势,也可满足海上油田注聚井注聚要求,由于智能测调注聚工作筒属于一种新型的注聚工具,需要研究该工具对聚合物降黏效果影响[11]。
1 智能测调注聚技术原理
根据注聚井防砂与否,注聚井完井方式包括防砂完井和不防砂完井情况,海上油田注聚井选用防砂完井分层注聚管柱。管柱主要包括外防砂管柱和内分层注聚管柱,分层注聚管柱包括测调注聚工作筒和分层隔离密封工具,管柱示意图如图1所示。
智能测调注聚工艺技术,满足海上油田大排量、多层段分层注入聚合物溶液的需求,解决油田笼统注聚开发过程中油层物性非均质性导致的层间矛盾,提高聚驱效果和聚合物驱采收率。采用砾石充填防砂完井管柱 根据分层注聚层段数的要求,连接对应数量的智能测调注聚工具。通过电缆下入仪器调节工作筒内的环形螺旋配合,控制注聚工具出液口的开度,达到改变不同层段配注量的目的,实现分层调配,聚合物黏度损失主要产生在智能测调工具内[12]。
2 聚合物降黏实验方案及数据记录
聚合物经过注聚测调工作筒会产生剪切而黏度值降低,本次实验主要验证聚合物溶液经过注聚测调工作筒后的保黏率。实验在不同流量、压力的情况下对工具前、后的聚合物溶液进行取样,对工具前、后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聚合物在注聚测调工作筒前后的黏度损失情况[13-14]。
2.1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主要研究测调注聚工作筒对流经通过的聚合物黏度影响,定量获得不同压降条件下黏度损失状况,以及测调注聚工作筒不同开度条件下的黏度损失值,进一步获得不同工况下的聚合物黏度损失值[15]。
2.2 实验流程介绍
黏度损失实验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上图是整体流程示意图,下图是聚合物通过测调注聚工作筒的流程示意图。
聚合物原样储存在聚合物罐2内,经泵加压后流经注聚工作筒,最终进入聚合物罐1内,在注聚工作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压力表和取样口。在流程注聚工作筒内安装测调仪器,可随时改变注聚工作筒的出液口开度,调节聚合物通过注聚工作筒的压降值,进一步分析压降值与聚合物黏度损失的关系[16-17]。
2.3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准备、启泵循环和数据记录几个重要环节,并在启泵循环过程中,调节注聚测调工作筒开度,测试不同压降条件下的黏度损失数据,选用聚合物类型KY-6。
1)实验准备。首先给2号熟化罐装满清水。使用清水试验,启动柱塞泵,进行注聚测调工作筒的测调功能试验。测定注聚工作筒水嘴从全开至全关的时间,并按照水嘴开度5等分进行开关时间标定。
2)启动循环。启动注聚设备,配液/熟化系统,把1号熟化罐的水由柱塞泵打到循环罐中,再由配液系统把循环罐中的水和聚合物混合后配成目标溶液进入2号熟化罐熟化。配液20 m3完毕后开始熟化,熟化时间大约为30 min。试验采取倒灌方式开展,当2号熟化罐聚合物溶液使用完后,将流程切换到1号熟化罐继续试验。
3)取样并记录数据。工具前取样,从工具进液端取样口取样;工具后取样,经过井下分注工具后从取样口取样。
4)不同排量条件下黏度实验,分别在流量为6、10、15、19 m3·h-1条件下取样并记录数据。记录水嘴前后压力、黏度值。
①水嘴全开,起泵,排量稳定在6 m3·h-1,记录水嘴前后压力及流量并取样,水嘴前后各取样3组;
②执行水嘴关闭指令,水嘴开度为80%,再次记录水嘴前后压力及流量并取样,水嘴前后各取样3组;
③继续执行水嘴关闭指令,水嘴开度为60%,再次记录水嘴前后压力及流量并取样,水嘴前后各取样3组;
④重复②和③操作方法,水嘴开度分别保持40%和20%,记录水嘴前后压力及流量,并水嘴前后各取样3组,待水嘴即将关闭时,泵压若超过
15 MPa,则立即停泵。
⑤采用①②③④步骤,分别完成排量在10、15、19 m3·h-的实验。所有实验数据见表1。
3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聚合物采用普通聚丙烯酰胺,目标液配制浓度2 000 mg·L-1,环境温度为29 ℃,溶解熟化时间
45 min,测得聚合物母液黏度在1 654~1 670 mPa·s。分别对注聚测调工作筒水嘴不同开度在不同注入量的条件下试验,实验结果见图3[18-19]。
注入量在6 m3·h-1时,测调工作筒水嘴开度从开度1/5至全开,工作筒保黏率均在93%以上,其中开度为1/5时,保黏率最低。
注入量在10 m3·h-1时,测调工作筒水嘴开度从开度1/5至全开,工作筒保黏率均在95%以上。见图4。
注入量在15 m3·h-1时,测调工作筒水嘴开度从开度1/5至全开,工作筒保黏率均在92%以上,开度最小是保黏率最低,见图5。
注入量在19 m3·h-1时,测调工作筒水嘴开度从开度1/5至全开,工作筒保黏率均在86%以上,开度最小是保黏率最低。
从图7可以看出,开度为1/5,注入量19 m3·h-1时,保黏率最低。
由图8可以看出,注入量19 m3·h-1,开度为1/5时,注聚测调工作筒降压效果较明显,压损在6 MPa左右,满足注聚测调工作筒多层使用的要求。
4 结 论
1)注聚测调工作筒不同排量下不同水嘴开度均能满足工作筒保黏86%以上的要求[20]。
2)工作筒的降压效果明显,水嘴开度最小的情况下,500 m3·d-1时降压约6 MPa,满足现场使用的要求。
3)现场使用过程中,建立匹配井口注聚压力值和井下测调注聚工作筒开度,尽量减少聚合物流经工作筒的压降值[21-22]。
参考文献:
[1]侯雨辰,朱焱,潘登,等. 聚合物驱流动压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1 (03):109-119.
[2]黄斌,贺世博,丁畅,等. 低粘缓凝型凝胶驱油体系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室内实验[J]. 化学工程师 2021 (05):40-45.
[3]王立辉,孙刚,李丹,等. 新型抗盐聚合物溶液的性能及驱油效果评价[J]. 材料导报,2021 (02):71-77.
[4]胥涛,曹天宝,黄晋江,等. 聚合物在高渗岩心的堵塞及反应型防吸附体系的作用机理[J]. 当代化工 2021 (02):70-73.
[5]林春阳,薛新生,朱玥珺,等.油藏流动条件下聚合物溶液老化规律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01):77-80.
[6]李晓琴.吴92井区长4+5、长6油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敏感性分析[J].辽宁化工,2021,50(04):52-56.
[7]鲁聪颖,俞子祥,刘杰文,等.剪切力度对聚合物溶液微观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06):12-13.
[8]李华兵,李建霆,李文宏,等. 低渗透油藏驱油用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20 (06):24-32.
[9]王翠丽.矿场聚合物注入节点黏度损失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01):292.
[10]王成胜,黄波,易飞,等.渤海SZ36-1油田缔合聚合物黏度损失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10,32(05):82-85.
[11]李忠锋,张亚芹. 延长油田聚合物驱油分层注入新技术[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1 (03):149-151.
[12]陈征,张乐,蓝飞,等.渤海油田智能分注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辽宁化工,2021,50(05):23-26.
[13]刘崇江.聚合物溶液注入过程黏损矿场模拟试验分析[J]. 中外能源 2019 24 (12): 36-39.
[14]陈文娟,赵文森,张健.海上油田聚合物溶液高效配制方法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7,36(05):20-23.
[15]舒政,王迈,叶仲斌,等. 用于测定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多级剪切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 16 (13): 182-185.
[16]徐书龙. 低氧泡沫驱缓蚀剂防腐性能与配伍性实验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20 (11):105-108.
[17]李昀龙,牛瑞,游仁宗,等. 多层非均质储层聚合物驱剖面返转特征实验[J]. 断块油气田 2020 (06):94-98.
[18]房乾,于向江,张宇,等. 一种基于毛细管法的注入剖面井下流体黏度测量方法[J]. 石油管材与仪器,2020 (06):7-11.
[19]王振威,王智,白剑锋,等. 含聚表油水混合液体系黏度特性研究[J]. 当代化工 2021 (02):55-59.
[20]王晓维. 温度对超高分子量抗盐型聚丙烯酰胺黏度及剪切率的影响[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1 (04):26-28.
[21]宋扬. 聚合物驱地面配注工艺的优化[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1 (04):115-116.
[22]胡渤,郑文乾,祝仰文,等. 稠油油藏降黏化学驱注入方式优化[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 (06):91-99.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Effect of Offshore Intelligent
Testing & Adjusting Polymer Injection Tool on Polymer Properties
WANG Liang-jie HUANG Yu-xuan JIANG Chang NIU Gui-feng WEI Lai
(CNOOC Ener Tech-Drilling & Production Co. Tianjin 300457 China)
Abstract: Polymer injec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oil recovery which can maximize the displacement of residual oil and residual oil in reservoirs. Using different polymer injection processes and tools to inject polymer into the formation is conventional ways in oilfields depending on the reservoir's needs. The polymer is pumped through ground systems tubing polymer injection tools etc. The viscosity of the actual injected polymer has important effect to improve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During the flow of the polymer the molecular chain is sheared due to the action of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which reduces the viscosity of the polymer. The effect is more obvious when the polymer flows through the polymer injection tool. So the viscosity of the polymer actually injected into the formation will b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olymer at the surface wellhead. Since the viscosity loss of the polymer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downhole polymer injection tool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hear effect of the polymer injection tools on the polymer viscosity that is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effect. In this paper polymer viscosity shear loss test of intelligent polymer tool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and tools of intelligent polymer tool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polymer tool on polymer viscosity reduction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test data polymer injection method and tool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Intelligent testing & adjusting; Polymer injection tool; Polymer; Viscosity